慧能是禪宗的六祖,他得到了五祖弘忍的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他弘揚「直指人心」的頓修法門,他主張的是「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慧能認為,修的是心而不是形式,所以慧能經常告誡弟子們:要多去參悟自己的本心,不要太執著外在的形式。
六組慧能曾經對弟子們說過三句話,這三句話非常重要,你若讀懂了,離開悟也就不遠了。
一、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這句話是在告訴所有人,孝順父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其實都在捨近求遠,都喜歡去寺廟裡燒香,卻很少有人經常回家陪伴和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也是你學習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件事如果做不好,你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凈業三福中頭一個就是孝順父母,其次才是奉事師長,你只有先去善待好身邊的人,再去燒香才有意義。無論是哪個宗派,講的都是孝道和師道,而且孝順父母都是放在首位的,這點一定要知道,
二、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話也是我們要知道的,如果不知道這句話,很容易走了彎路,我們首先要知道,你持戒和坐禪的目的,不要把過程當初了目的,這樣容易越走越偏。
我們都聽過蝴蝶效應,蝴蝶效應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起始點對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果你開始時方向就錯了,你努力就會離終點越遠,所以我們開始的每一個選擇都非常重要。
經典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什麼意思?我們學習的法,其實只是要度你過河的工具,法就如同一艘船,我們要過河就需要坐船,當我們過了河就要下船,不要再把船背上岸了,很多人都把坐船當成了目的,卻忽略了自己真正要過河的目的。
我們每天做的事情,是為了讓我們心平和行直,千萬不要把你做的事情當成了學習本身,你所做的,都是為了清靜自己的心,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在執著於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會把學習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修習,在修習中生活,吃飯、工作、收拾家務,其實都是一種修行。
三、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自性為么叫自性,而不叫他性?因為它就在你自己身上啊,清凈的自性,不在外面,不在寺廟裡,它就在你自己身上,不要再到處向外尋找了,要多去觀照自己的內心,向內心深處尋找,你才有機會見到自性。
真正的學習,就是要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在當下的事情中,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你不必跑到深山老林去閉關,只要你的心是清靜的,無論你深處何地,都不會影響你的內心,只要你的心是清靜的,無論你當下是在坐著還是躺著,你在工作還是生活,都沒有什麼區別,將你的心安住在當下,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