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老百姓,對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佛教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而佛教的主要載體僧團,也就是僧人隊伍。但不得不說,現在中國老百姓對僧人的印象越來越不好,特別是在寺院附近的百姓,那對僧人的印象更是不好。不少寺院建到哪裡,老百姓對僧人的厭惡,就延伸到哪裡。


我過去曾在一所我國比較有名的寺院居住,有一天我拿著包裹,坐公交車到郵局去寄,開公交車的司機看到我穿著僧服是個僧人,就開始諷刺說,你包裹裡面是不是裝的都是錢吧?你們和尚都很有錢的!


我只能淡淡地回他一句,這個就是普通的包裹,怎麼可能會是錢呢?


我知道我的解釋是無力的,因為他已經對這個著名寺院的僧人印象已經很不好了。還有一次陪別的僧人,到菜場去買菜,賣菜的攤鋪旁邊就是賣海鮮的,賣海鮮攤鋪的老闆娘就對我們喊到,和尚過來買點海鮮呀!我直接回她一句,我們出家僧人是不吃海鮮的。結果那個老闆娘就大聲喊,誰說你們和尚不吃海鮮?別的和尚到我這裡就買海鮮吃的!


她這一句話,我就知道她對僧人肯定印象不好!


而之所以,中國的老百姓對僧人的印象普遍不好。最重要的是,僧人沒有按照佛教的清規戒律去做,現在僧人隊伍很大的危機,是貪污腐敗、奢靡浪費,還有弄虛作假!


今年6月8日,有關部門也提到:「但一段時間以來,宗教領域滋生蔓延的貪大求奢、借教斂財、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敗壞了教風,損害了宗教社會形象,侵蝕宗教健康傳承的基礎,妨礙我國宗教中國化深入推進。」


我們普通老百姓很少會聽說,國家反腐敗部門對僧人隊伍進行調查,對每一所寺院進行調查,有沒有存在腐敗貪污等等的不良行為。但這一點,在泰國是有實施的,泰國雖然是佛教國家,當地老百姓對佛教很尊重,但越是尊重,就越要杜絕腐敗問題。


在今年2月18日,泰國頭條新聞社就說到:「泰國那空那育府警方、國家腐敗抑制委員會、各相關部門公務人員等公布了『掃除寺廟腐敗』」


泰國網也報道:「2月18日,泰國警方展開打擊寺廟貪腐行動。」


寺院僧人的腐敗就像是毒瘤,只有趁著它還沒有完全擴散全身,趕緊把這個毒瘤給切除掉,越早切除那就危害越少。但是在毒瘤切除之前,必須要先認識到這是毒瘤,如果把產生的毒瘤當成了身體健康的標誌,任由毒瘤發展,那最終就會導致身體的死亡。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副教授,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的宣方,在幾年前,曾到我們佛學講座。他說道,有很多著名寺院的大和尚,被佛教信徒認為是高僧的這些名僧,在談話的過程當中,講著講著就偏到了外道。正是因為國家宗教部門看到一些大和尚在佛學上的功底實在太差,所以當時讓全國著名的大寺院的方丈們,到中國人民大學進行宗教文化知識的培訓,而宣方就是其中負責培訓的一位老師。


當他講出這個話的時候,我們不禁要感嘆,平常佛教徒們很讚歎名寺院的方丈高僧,原來並不一定就是那麼的高。


好多年前,太姥山平興寺的界詮法師,在我們受三壇大戒的時候,他給我們戒子講開示時指出,現在一些所謂佛門大寺院的方丈高僧,並不是道德高,修行高,見解高。他們的高,只是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到處只知道開會,便認為這是在弘揚佛法了。


界詮法師這一番話,倒也是說真話了!


中國的僧人隊伍,確實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急需解決!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相當明顯了,民國時期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師,他便一再指出,當時的僧人隊伍的現狀是:「今之為僧者,多皆鄙敗無賴之徒。求其悠悠泛泛,持齋念佛者,尚不多得。況能荷家業而續慧命乎?」「若或稍有信心,無大志向,欲藉為僧之名,遊手好閒,賴佛偷生。名為佛子,實是髡民。即令不造惡業,已是法之敗種,國之廢人。倘或破戒造業,貽辱佛教。縱令生逃國法,決定死墮地獄。於法於己,兩無所益。如是,則一尚不可,何況眾多?」


正是因為僧人隊伍,存在大量的不良分子。所以,民國高僧印光大師才不勸別人出家為僧。他認為,大部分的人出家之後,都會變成懶惰懈怠的人,這還算是好的了。至於差的,那更是吃肉喝酒,做種種不良的惡行。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一生不給人剃度收徒弟。


這在高僧印光大師的《復逢辰居士書》中便說到:「光出家五十五年,絕不說教人出家一句話。以今之人一出家,皆變作懶惰懈怠之類,此是上焉者。下之則破齋犯戒,無所不為。以故我誓不收徒弟,不勸人出家。」


高僧印光大師他認為,佛教厄運的到來,那是因為僧團素質的下降。但是民國時期很多的大和尚,卻像在做夢一樣,根本意識不到佛教厄運的到來,還只是貪名利,喜歡收剃度徒弟,也正是因為這些大和尚的存在,更加速了佛教的衰敗。高僧印光大師對此深感痛心,他在《復念佛居士書》中也講到:「現今佛教厄運已至,直至無可如何。一班夢夢之大和尚,只知貪名利,喜眷屬,不講真修實踐。只顧濫收徒弟,濫傳戒,濫掛海單。徒藉此以張大自己道氣之聲勢,以致有今日之現象。」


唯一令印光大師感到欣慰的,就是當時還有一些熱心居士在維護著佛門,如果不是這些居士的維護,那佛教早就滅了。印光大師他在《復周伯遒居士書十六》中認為:「佛法中人,通皆做夢,不顧大體,只期自便,以致法道日衰,外侮日眾。幸有一班居士為之衛護,尚未即滅。否則佛法之名,早已不聞於今之世矣。近來人心之壞,壞至其極,而有修持者,頗多感應,尚可稍為維持。不然便從此湮滅矣,哀哉。」


很多人可能認為僧人會在家人好,在家人修不如僧人好,但這只是很多人的片面認識。在佛家所說的末法時期,往往更多的是在家人有真正修學信心,出家人反而沒有真正的在修學。正如,《佛說蓮花面經》中講的:「未來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所以,當前佛教徒想要讓百姓們對僧人的形象變好,一定要僧團內部正本清源,將毒瘤清除掉,改善僧人內部不良的行為,這才能夠有出路。而決不是一味歌功贊德,粉飾太平!


就像一個朝代,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內部腐敗已相當嚴重。倘一群奸臣,還一味指鹿為馬,阿諛奉承,越是這樣做,越是加速內部的腐敗。此時此刻,更應該有人站出來,說真話,說實話。只有越來越多的佛門信徒認識到問題,想解決問題,那佛門的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


大家如果都認識不到,那如何能解決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僧人隊伍的興亡,每一個僧人,每一個居士都有責任,而不是諷粉太平,阿諛奉承,我們要的是直陳問題,正視問題!




紫柏大師說他浪跡江海三十多年,足跡遍布天下,所到之處,凡是見到僧人和道士,大多是吃飽了貪睡,所談的話浮誇不實,沒有根據。並且還醜事無不作,玷污佛教道教,因為這些僧人和道士,退失了別人學佛學道的信心。高僧的一番話:「余浪跡江海三十餘年,足跡遍天下。在在處處,所見緇流黃冠,率飽食橫眠,游談無根,靡丑不作,污佛污老退人信心。


高僧敢於直陳僧團問題的態度,真值得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