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去寺廟燒香時,都在上香時糾結過,應該用哪只手上香更好呢?有人說該用右手,也有人說該用左手,還有人說應該男左女右,那麼到底該用哪只手上香呢?
我們不要去聽信一些民間不實的說法,凡事跟你說進去寺廟應該先邁右腳,或是先邁左腳的,上香時應該用左手,或是應該用右手的,這些說法都是沒有依據。
師父認為,上香時不起分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執著要用哪只手,就是起了分別心,這樣反而不利於修行,所以我們在上香時,只要隨緣就好,哪只手都是可以的,你習慣用哪只手就用哪只手,只要你的心是恭敬的,這就夠了。
師父說,燒香時不要著相,不要分別,更不要執著。燒香是為了表法,只要表法的作用達到了就好,你燒貴的香還是便宜的香,你燒三炷香還是一炷香,這些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燒香時候的發心。
燒香不是搞形式,燒香的意義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恭敬心、清凈心、慈悲心,而不是表面現象,如果你表現現象做的很好,但背地裡卻經常作惡,燒香就沒有意義,相反,如果你平時經常行善,你的心也是善良的,就算你不懂燒香的規矩,甚至你從來都不去燒香,你也會得到應對的好處。
燒香應該燒幾炷香,是不是要初一、十五去燒香,這些就好比冬至要吃餃子一樣的道理,這些只是一種美好的寓意,對實際的影響並不大。
舉個例子:冬至你吃了餃子,未必就能得到好處,而你冬至沒有吃餃子,也未必就有壞處,就是這個道理,燒香也一樣,你燒三炷香,或是初一和十五去燒香,其實只是有一個美好的寓意,但寓意並不等於實際。
你初一、十五去燒香,跟其他的時間去燒香,只是多了一個寓意,就好像你在冬至吃了餃子和你在平時吃了餃子,道理是相近的,前面提到了,我們要學著不執著、不分別、不著相,也就是說,你想吃餃子了,沒必要非要等到一個特別的日子,隨時都可以吃一頓,燒香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想燒香時,也是隨時都可以燒的,不一定非要等到特別的日子。
還是那句話,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吃餃子時如果你是開心的、快樂的,這頓餃子吃的就有意義,如果你在冬至吃了餃子,但當時因為有一些煩心事,影響了你的心情,你吃的並不開心,也不快樂,你這頓餃子吃的就沒有意義。
所以說,一切都在於你的發心,你的心才是關鍵。
如果你發心是慈悲的,燒一炷香,勝過他人燒無數香,如果你的發心是不善的,你燒再多的香也是無用的,燒香時別太執著外相,要多去觀照內心。
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