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仁村位於代縣城東南約7.5公里處,是唐宋時期邊關重要軍事防禦體系中的古代州三十九堡和十二連城裡的城東南六堡之選仁堡,是明代「代五鄉三十五都之選仁鄉之都」,也是代縣新石器遺址古村落之一,相傳距今有1600餘年歷史的仁安寺就像一個釋道明珠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代縣的選仁村西街,人們習慣稱仁安寺為西廟。古時候這個寺廟有兩進院,廟門在前院西南角,坐北迎南,門上裝著「直徑1米的牛皮大鼓」,每當夜幕降臨時,和尚就要敲鼓,晨鐘暮鼓、青燈黃卷,一聲阿彌陀佛,嘆盡人間悲歡古詞今章。
進廟門後,靠西牆有一棵大槐樹。南院大殿是文殊菩薩大殿;東面是奶奶殿,殿內正中供奉著雲霄奶奶,左側供奉著碧霄奶奶,西側供奉著瓊霄奶奶,合稱三霄奶奶,俗稱送子奶奶,人們都說非常靈驗,所以歷來很受附近村莊許多善男信女的頂禮膜拜。西面是閻王殿,那兒很是森嚴,膽小的人一般不敢進去。後院的正殿中間是野光爺殿,東有老爺殿,西有和尚師父休息生活的禪房。
那時的仁安寺在選仁村周邊四方八里也算一個比較大的寺廟,這裡的傳說故事很多,香火也很旺。寺里住著一位和尚師傅,法名悟雲。他經常在老爺殿為求吉納福的人們打卦抽籤,為那些求子嗣的人們誦經禱告,人們都說這兒靈驗,所以,仁安寺老爺殿和奶奶殿倍受四方善男信女的青睞。說起仁安寺的悟雲師父,現在村裡60歲以上的人大概都有很深的印象。他是選仁村本村人,本名叫薛仲英,他的兒子是薛臭小,有三個孫子,大孫子是薛倉倉。
據聽說,悟雲師父年輕時當過兵,當兵前他已娶妻生子。他當兵後在偵察連服役,受過專業武功訓練,身手不凡,武功高強。後來他因思鄉戀家,就申請回家,他的頂頭上司在批准他返鄉時據說為了保密,曾和他約法三章,其中一條是回鄉必須出家為僧,否則不準回鄉。所以,薛仲英回家鄉選仁村後,就信諾踐諾,到西廟(即仁安寺)自行剃髮當起了和尚。此人面目和善,身體魁梧,精通棋譜,疾步如飛,平時走起來一般人也跟不上,具有習武之人的豪爽氣派,更具有棋師的儒雅風範,真應了「武極而雅」之言。
虔誠的晚課
悟雲師父既已皈依佛門,他就恪守承諾、潛心佛法,看破了人世紅塵,雖家有妻室兒女,但他虔誠佛法,專心修行,再無緣家事,一直在仁安寺參禪,真可謂:「樂此不疲,痴心不改。」
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悟雲師父在仁安寺那可是伴著晨鐘暮鼓、誦經祈禱一天都不會或缺的。尤其是太陽西下時做的晚課,現在我父親還記憶猶新。
每到日落西山時,他首先在暮鼓聲中誦著《佛說阿彌陀經》,念完後,他又虔誠地心念一遍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後附誦《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即《往生咒》)三遍,迴向偈:願所有功德全部迴向給全村以及鄰村百姓,一切怨親債主,希望他們安居樂業,百業興旺。
接誦《禮佛大懺悔文》後,迴向曰:
願將以此勝功德,迴向無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諦融通三昧印。
如是無量功德海,我今皆悉盡迴向。
所有眾生身口意,見惑彈謗我法等。
如是一切諸業障,悉皆消滅盡無餘。
念念智周於法界,廣度眾生皆不退。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迴向亦如是。(一拜)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三稱畢起立)
後誦《蒙山施食》。晚課後,也同樣引磬跪拜「十方三世佛」等《大慈菩薩發願偈》。接著是《警策大眾偈》和《普賢警眾稱「南無伽藍聖眾菩薩」,接誦大悲咒。最後以祝伽藍結束,禮佛三拜而退後,回到禪房休息。日復一日,悟雲師父的晚課都是這樣進行,最後心念一遍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天下蒼生,保佑全村及八方風調雨順、保佑眾生安康,皆成善果」。
老爺託夢
悟雲師父虔誠向善,修鍊佛法。有一天,時至凌晨時,正在酣睡中的他夢見自己廟裡,全是一層一層的佛像,佛像下放的全是一捆一捆的現金,快把佛像圍起來了。有一尊佛告訴他說:這些錢都是還願的人送來的,之所以仁安寺這裡的佛像靈驗,就是因為佛是真真正正的佛,還說每一個修成正果的大師死去都會修成一個佛,而大師的屍體就放在這佛像里。說著說著,悟雲師父就看見很多和尚把佛身打開,隨即看見了白骨。他正在禱告著,突然就好像有三個人偷偷摸摸翻牆進入了寺院。只見這三人鬼鬼祟祟,向文殊菩薩大雄寶殿直奔而來……此時,悟雲師父好像被人推了一下肩膀,忽然就醒了。他恍驚起忽迫,頓覺夢很奇怪。於是,悟雲師父一翻身披衣出門查看院里的動靜,只見寺院前後靜悄悄的,什麼也沒有發生,頓覺原來是老爺託夢,從此他修行更是虔誠。正是:
月夜蒙蒙夜沉沉,夢中竊賊進佛門。
老爺託夢真神奇,風調雨順保民安。
悟雲師父不信卦
悟雲師父經常給人們打卦,也經常被應驗,所以,相傳選仁村仁安寺的老爺卦很靈驗,悟雲師父也受到周圍村名們的熱捧推崇,人們有事兒就不免來寺院找悟雲師父開上一卦。儘管如此,悟雲師父自己卻不咋么信卦。說起這個,悟雲師父的大孫子薛倉倉(今年已83歲)有著深切的回憶:
1959年時,薛倉倉正在代縣聶營中學讀書,得知縣裡徵兵,就自告奮勇報名光榮地參加了解放軍。參加的部隊是河南省4691部隊工程兵。由於他小時候經常去仁安寺看望爺爺——悟雲師傅。爺爺出家為僧,很慈善,爺倆兒很投緣,他還經常在仁安寺里和爺爺一個被窩睡覺。自他從聶中當兵後,悟雲師傅常嘴裡念叨這個孫孫的名字,有時在下棋的時候就突然和棋友說起想念孫子的事。他當兵三年後的一天,悟雲師傅決定去部隊看看孫子,好心的村名勸阻他,但悟雲師傅就是不放棄這個念頭。最後,有人說:「悟雲師父你經常給人打卦,何不自己占卦一看便知禍福?」在好心村親的勸說下,悟雲師傅在關老爺塑像前佔了三卦。前兩卦都是「不宜出門」,即:第一卦卦詩為:
飛鳥失機落籠中,縱然會飛不能騰;
目下只宜守本份, 欲想騰高萬不能。
鳥被籠牢難出頭,占者逢之不自由;
謀望求財難定準,疾病口舌犯憂愁。
(卦屬:天雷無妄 鳥被籠牢 下下籤)出門不宜,合夥無利,婚姻走失,疾病不愈。解釋曰:家人離散,吉中帶凶。
第二卦卦詩為:
一朵鮮花鏡中開,看著好看取不來;
勸君休把鏡花戀,卦若逢之不利哉。
鏡里觀花休認真,謀望求財不遂心;
交易不成婚姻散, 走失行人無音信。
(卦屬:風火家人 鏡里觀花 下下籤)出行不宜,疾病未愈,求名無准,謀事不宜。
佔了這麼兩卦,卦語預測到「出行不宜」,可悟雲師傅還真不信這些。但熱心的村民又勸他再佔一卦,所以他又整理卦簽兒,重上三炷香,畢恭畢敬再抽卦簽兒,一看卦簽兒,「濃雲蔽日不光明,勸君且莫出遠行」,更讓人失望。原來第三卦為下下籤,卦曰:
濃雲蔽日不光明,勸君且莫出遠行;
婚姻求財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門庭。
看了第三卦,鄉親們都說,不要出去了,寧可信卦語,不要去冒險。但悟雲師傅執意要去尋他孫子,他隨即高聲吟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他說道:「無論我們今天的境遇好還是壞,一切都來自於宿世的因緣。前世造什麼樣的因,今生就會受什麼樣的果報,包括我們今天很多順利的事情、不順利的事情,一切都來自於宿世的因。鄉親們,你們的心情我理解,我平日里一心向善,苦心修鍊,一切都隨緣吧,我意已決,不必再勸,就這樣吧,如果咱們有緣,我相信後會有期。寺院的事兒還請各位多多照料,我會回來的。」說完,他雙手合十口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沿著去河南省的路一直走去。
那時不像現在的交通便利,不知悟雲師傅克服了多少困難,走過多少冤枉路,終於找到了孫子所在的部隊。然而,由於部隊施工,他孫子薛倉倉被抽調到石家莊施工去了。他打聽到部隊的去向後,又輾轉來到石家莊部隊的施工現場。薛倉倉說:「那時爺爺見到我是那麼的高興,和我一塊兒住了十天,後來說要回家。因為我們正在緊張施工,我也沒有時間多陪爺爺,所以也不能挽留他,我囑咐爺爺說:回家了一定給我寄封信。爺爺答應著就背起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然而,這一別竟成了永訣。一直到現在,我都83歲了,也再沒有見著爺爺的音蹤,只是經常在夢中夢到他在和關老爺對弈,但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正面,也再沒有聽到爺爺喊我的響亮聲音。」
悟雲師父打卦外出找孫子沒有回還,有人說半路遇歹人給害啦,也有的人說他走的迷路了,也有的說他應了卦簽讖語。總之,悟雲師父的故事一直讓選仁村人們傳說著,尤其對仁安寺的老爺卦越加神奇起來,但後來由於悟雲師父再沒有音蹤,悟雲師父的卦簽及卦詩都不知了去向。真是:
悟雲師父進佛門,一心向善苦修行;
晨鐘暮鼓不停息,誦經迴向報眾生。
身寄虛空如過客,心視生死似浮雲;
深信因果虔誠心,凄涼遺骨無處尋。
仁安寺內槐樹在,不見禪房大師蹤;
今來寂寞無所得,唯有後人夢裡尋。
結 語
對古代人來說,占卜可以解決人的正常判斷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意義重大。無論是朝廷大事、軍隊的出征,還是百姓的祭祀、婚喪嫁娶等都要事先進行占卜。悟雲師傅給別人占卦抽籤,然而他不信卦,而現在的人將更不信這些。
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古代的好多神話故事都已變成現實。比如古人說的「千里眼」、「順風耳」由手機「視頻音頻」所代替。不僅如此,人造衛星早已上天;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和載人神州飛船遨遊太空多次完成任務返回地面實現了「嫦娥奔月」神話;射電望遠鏡的成功建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實現了《西遊記》中「龍宮探寶」;南海填海神器,「吹」出3000平方公里國土,使「精衛填海」的神話在今天變成了現實……古人的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讓遠古傳說真正變為了現代的國之重器,讓國人從此揚眉吐氣。
綜上所述,我們也完全沒必要急著去否定悟雲師父占卦的行為,畢竟占卦者能從悟雲師傅善意的卦語解釋中心靈上能得到一絲安慰。今天我們崇尚科學,因為科學是嚴謹而符合邏輯的。所以我們今天更應該發揚悟雲師傅的「篤行致遠」的精神,相信科學,崇尚科學,鼓勵人們發揮聰明睿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