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自在

選官不如選佛,聚富莫如聚德。

不與萬法為侶,一效東土維摩。

諧和天地,安適日用,不落言詮。

通身手眼,一口吸盡西江水;躬耕農禪,自在無生於巷閭郭肆間。

緇耶素耶,願從所慕,隨處而居,棄富貴如浮雲。

陋舍多歡暢,悅眾皆禪機,梳一段洒脫自在,天下稱奇。

當下事當下了,一切不過是現成的圓滿。

他日辭歸江海,如閑雲野鶴去,仿個龐家四口,有男不娶,有女不嫁,爭先恐後坐脫立亡,且任覬覦。


龐蘊中唐時代最著名的禪門居士,與梁朝的傅大士並稱為「東土維摩」,堪與佛陀時的維摩詰居士相媲美。龐氏夫婦與一雙兒女都是修行功深而成正果的一代禪德,他們投契和合、個個預知時至而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成為禪史佳話,永垂不朽,策勵後來。


龐居士一家本於儒業,曾在湖北襄樊的鹿門山下躬耕,農禪並用,自在行化,好不恬適,常自製竹漉籬來維持生活。雖簡居鄉野陋舍,往來無不厚德鴻儒。


龐居士化緣時至、行將入滅時,囑女兒靈照觀日頭早晚,機敏女故意稱日蝕當空,龐居士存疑,親自出門探察天候。沒成想藉此當兒,女兒靈照瞬即跳上父親的床榻,先行合掌坐亡了。龐居士笑嘆女兒機鋒迅捷,延後七天,亦竟在同友人談話的當兒,枕其膝入化,並遺命將身體焚燒棄於江湖之中。


龐行婆當時或未在家,聽到丈夫與女兒相繼歸去,氣恨不報而別。待將此事告知正在田間鋤地的兒子,誰知,她的兒子聽後只應了一句「嘎!」便寂寂然立亡了!龐行婆嘆子痴甚,不久遍詣鄉友,稱將歸隱,從此銷聲匿跡,竟亦不知所終。


一如·明良

20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