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高僧,得罪小人死後受辱,不料因此燒出舍利子

歙縣誌》記載,宋朝有一位高僧,人稱「雪山子」。他是歙縣人氏,俗家姓紀,名叫道茂。

紀道茂天性仁慈,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夏天經常到草叢裡面去睡覺,用自己的身體餵飽蚊子。二十歲的時候,紀道茂在休寧普滿禪院出家為僧,正式皈依佛門

紀道茂出家之後,進步神速,佛法造詣很高,被人尊稱為「雪山子」。

當時一個名叫郭三益的人做了休寧縣尉,郭三益本來不信佛法,但是自從和雪山子聊過幾次之後,就喜歡上了佛法,成了一位在家居士。

由此可見,雪山子佛法造詣之深厚,以及人格魅力之大。

幾年之後,雪山子移居到了通州白狼山。一天傍晚,他從外面回到禪房,看著蒼茫暮色,給自己起了一個法號「覺庵」。

雪山子雖然深通佛法,但是很少對人講經。有人向他請教佛法真諦,他回答說:「佛法真諦乃是第一義,怎麼可以輕易告訴別人呢?」

有一個男子的妻子去世,傷心欲絕,特地來到雪山子面前,跪著請求做雪山子的徒弟。

雪山子不肯接受那人的請求,他對其他和尚說:「這個人並不是真心想要出家,而是因為失去妻子一時無法接受這種痛苦,所以意氣用事。他不是真正能夠修行佛法的人啊。」

那個人後來果然又娶了一個老婆,還花錢買了一個嬌滴滴的小妾。雪山子果然料中了。

宋徽宗大觀年間,通州太守命令一個名叫行月的和尚,去做天王禪院的主持方丈。行月對太守說,自己是雪山子的徒弟,請求讓雪山子當眾承認是自己的師父。

其實,行月是在說謊,雪山子根本不是他的師父,他是為了蹭雪山子的名聲,給自己臉上貼金。

對行月的這個請求,雪山子不予理睬。行月覺得雪山子駁了自己的面子,因此對雪山子懷恨在心。

後來,雪山子安坐圓寂。行月得知之後,對太守誣陷雪山子說:「大人,據我所知,雪山子不是坐化圓寂的,是他的徒弟在欺騙世人。不信大人可以派人去檢查雪山子的遺體。」

太守對行月說:「既然如此,那大師你就去檢查吧。」行月大喜,來到雪山子圓寂的禪房,對著雪山子安坐的遺體狠狠踹了一腳。

雪山子的遺體被踹到,行月又讓人將雪山子的遺體強行拉直,以此證明雪山子不是坐化圓寂。

但是雪山子的遺體被拉直之後,又會復原。行月大怒,命手下人將雪山子的遺體帶到一個名叫西關渡的地方,用一堆木柴焚燒。

烈火焚過之後,雪山子的「頂骨諸根不壞」,還燒出了很多舍利子。行月見狀,羞愧溜走。雪山子生前寫有一本名叫《池陽百問》的著作,得以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