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位高僧辯首座,住廬山棲賢寺。俗姓不詳,因精通佛法,辯難釋疑,被推為「首座」。辯首座常穿一身破僧袍,腳蹬一雙破草鞋,攜一竹杖,過九江。
東林寺的混融和尚見他如此打扮,便呵斥他道:「作為寺院里的首座,應當為眾僧的模範,你的舉止如此,不是自己輕視自己嗎?禮法全被你給破壞了!」辯首座卻笑著說:「人生以適意為樂,我有什麼過錯啊?」說完,提筆寫了一首偈詩:勿謂棲賢窮,身窮道不窮。草鞋行似虎,拄杖活如龍。渴飲曹溪水,飢吞栗棘蓬。銅頭鐵額漢,盡在我山中。
混融和尚看了這首詩後,心中非常慚愧,深感自己的修行遠遠沒有達到辯首座的水平。實際上,禪並不要求人們循規蹈矩,也不要求人們放棄自己的意願而過那種死
板教條的生活,它主張適意人生,過真實的生活。而真實的生活,是一個人把種種掛礙、妄念、塵勞和煩惱拋卻之後,不為物慾所纏繞,不被成見所障蔽,不受情緒的干擾,順性而不被妄言蠱惑的生活。達到了這種境界,才算得上是真實的生活。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佛學分類視頻推薦
-
2:25:34
-
25:58
-
17:33
-
36:46
-
5:06:26
-
1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