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神的師兄告訴你,廟裡也是個江湖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我們聊過還俗的法師,輕生的律師。

這位還俗的法師叫做柳智宇,曾經是北大韋神的師兄,也是國際奧賽的金牌得主,還被全獎保送麻省理工

這樣一位天才,卻選擇了出家,出家的寺廟也十分有名,龍泉寺。

十多年後,他又還俗了,留下一句話,寺廟比社會更江湖。

他在廟裡修訂、校勘《南山律典校釋》的時候,工作量巨大,可是到了出版的時候,只有師父一個人的名字,自己連個第二作者都沒撈著。

2018年,他的師父,也是他曾經的偶像,被某女子實名舉報,涉及挪用資金,PUA女學員,等等等等。

他因為打抱不平,自己也混不下去了。

一個人出家有很多原因,一個人還俗,也有很多原因。不過我相信,與原有的環境難以相處,是很重要的原因。

當多年以後,記者再度採訪柳智宇,他只留下兩句話。

師父早已不再是自己的偶像;寺廟是一個比社會更複雜的江湖。

柳智宇與寺廟的恩恩怨怨,我們無意評論,但是有一句話,我們引用過很多遍,那就是徐克導演的台詞。

令狐沖說要退出江湖,任我行笑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麼退出?

你以為牛背山是世外桃源,除非牛背山上只有你一個人,否則牛背山就是牛背山江湖。

柳智宇為什麼上山,我明白,柳智宇為什麼下山,我也明白。

他上山是他覺得有一座山,山上沒有那麼多複雜的矛盾,他下山是他發現,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複雜的矛盾。

換句話說,現實不符合預期。

很多時候人們對廟有一種期待,就像令狐沖對牛背山的期待。

這種期待要等到他們真的明心見性之後,才會放下。

很多人說,《是,首相》、《是,大臣》是英國的諷刺劇。我覺得,那是人性劇。

如果你只看到了政壇上的笑話,那你就沒看懂。

比如新首相哈克上任後,決定要放棄原有的從美國採購導彈的150億的計劃,要把這筆錢用在徵召常規軍隊上。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應對蘇聯的軍事壓力。哈克覺得走到核武器這一步是不可能的,不想花錢在導彈上。

前幾集就是為了這件事展開的。首相哈克是倡導者,內閣秘書漢弗萊是反對者。

內閣秘書漢弗萊在跟首相秘書伯納討論首相提議時,有這麼一番對話。

漢弗萊:伯納,我們國防政策的目的是什麼?

伯納:當然是保衛英國!

漢弗萊:不,伯納,是為了讓人們相信英國受到了保衛。

伯納:(一臉不解的表情),讓俄國人相信英國受到了保護嗎?

漢弗萊:不是俄國人,是英國人。俄國人知道英國沒有被保護。

......

這是諷刺么?其實不是的。

你好好琢磨漢弗萊的這句話,要讓大家相信。

我曾經舉過例子,我說唐頓伯爵裡面那個伯爵,比他的女婿懂人性多了。

他跟女婿說,你不讓貼身男僕給你系扣子,覺得自己能系。可是你考慮過對方的感受么?

你讓他系扣子,他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你不讓他系,他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不重要。

系扣子是要讓男僕相信他的工作很重要;蓋金字塔是要讓工匠相信祈禱有意義;那麼劇中漢弗萊與伯納的對話,也是同樣的作用。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就很喜歡看這本喜劇,她沒覺得那是諷刺,她覺得編劇深刻的理解了人類文明。

很多事兒未必真的是那樣,更多的是為了讓你覺得是那樣。寺廟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人們需要寺廟就如同江湖人士需要牛背山。任我行這樣的老江湖當然知道沒有牛背山。他一眼就看透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牛背山上也一樣。

但是他理解更多的江湖人士需要牛背山。

有了牛背山,打打殺殺才變得沒有那麼枯燥,你有個寄託嘛。你會想著說,等我有一天老了,金盆洗手,我去牛背山,過逍遙的日子。

有這個寄託,你就有繼續打打殺殺的動力了。

但是到了任我行這個level,他當然知道沒有,就像漢弗萊。而此時此刻的令狐沖,就像伯納,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遲早會成為江湖大佬。

所以任我行在點撥他,告訴他你不要這麼幼稚。

牛背山就是一個旅遊項目,城裡人工作的太累了,需要放鬆一下,去鄉下旅遊,人家當地人是在給你演你想像的他們的生活狀態,並不是真的他們的生活狀態。

明白嗎?

如果你真的變成村民,你的感受當然和遊客是不一樣的。遊客看到的是舞台上的節目,而你看到的是幕後的準備工作。

人不能因為喜歡看戲就去當戲子,看戲和演戲,兩碼事。

同樣的道理,寺廟存在的作用是按摩你的心靈,就像你去足浴,人家按摩你的穴位一個道理。

你會不會因為喜歡按摩就去按摩店裡應聘技師呢?

既然不會,你又怎麼會因為曾經去廟遊覽得到了片刻的安寧就去廟裡出家呢?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