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已到晚年,想挑選一位合適的接班人,於是要求眾弟子各寫一首偈(禪詩)來闡述對禪法達到了什麼樣的領悟,這時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提手就寫下了一句著名的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眾人拍手叫絕,甘拜下風,都認為神秀對於禪法領悟已經非常高深了,接班人非他莫屬了。當時惠能只是一個在廚房協助做飯的和尚,了解到神秀的偈後,做了針對性的修改: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最終弘忍將衣缽傳給了惠能和尚(六祖惠能的金身供奉在廣東韶關的南華寺)。慧能後來在南方傳播禪宗(南宗),惠能不識字,但是悟性極高。他傳播的禪宗跟過去的其他宗派重大區別就在於:直指本心,見性成佛 。也就是說他把過去漸修苦修的修佛方式轉化成「頓悟」的修行方式, 說到這裡,大家就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特別欣賞禪宗 ,是因為禪宗有取巧之道, 當然並不是污衊惠能大師,惠能有一段話專門對此說明 ,他說「非上上根器者,不入此門 」。就是你如果沒有上上之根器 ,沒有上上之慧根 ,你是修不了禪宗的,所以惠能的本意不在於取巧,但禪宗能夠在中國興盛 ,這與中國人善於取巧、功利急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