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布施度

佛家的「布施度」是指拿財物來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出錢出力,為了利益別人,甚至不惜身命,不僅不從外面向內有攫取,反而從內里向外釋放稱為「布施度」,

很多人容易把布施度理解為布施,其實布施度與布施是有區別的。

佛教的布施是指施與他人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成智來累積功德的一種修行法門,是佛教修行的六度內容之首。

布施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法布施,以清凈心為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第二種是財布施,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眾生,令其不受饑寒的痛苦。第三種是無畏布施,即眾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時,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因此布施的目的可以廣結善緣,捨去妄貪,培植善根。

佛教的布施度,其實就是一個「舍」字,所謂的「舍」,不是在事上舍,而是學菩薩道從心意上舍,「內舍六根、外舍六塵」內要舍掉分別、執著如如不動,外要不被外境所誘惑,內外全部舍掉,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其實布施度是一個反生命難度非常高的修行方法,因為生命本身就是靠從外部汲取物心能量,才能維繫自身的新陳代謝,布施度則是倒行逆施不求攫取,而只須給予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