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小滿》:此書能帶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歡喜和自在

有這樣一個禪宗小故事:

一個小和尚問老和尚:「您得道前,每天做什麼?」

老和尚答:「劈柴、挑水、做飯。」

小和尚又問:「那得道後呢?」

老和尚說:「劈柴、挑水、做飯。」

小和尚很費解,再問:「那您得道前與得道後豈不是沒有區別?」

老和尚淡然地說:「得道前,劈柴惦記著挑水,挑水時又惦記著做飯;得道後,劈柴即劈柴,挑水即挑水,做飯即做飯。」

看完這個故事,你有沒有覺得,那個得道前的老和尚就是自己當下的寫照。上班的時想著家裡還有一堆煩心事,休息時又惦記著還有很多工作沒處理;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焦慮能否為他找一個好的學校,孩子還不沒畢業就開始為他的就業發愁........如此種種,幾乎一生都有操不完的心。

我們現代人的之所以總是活在焦慮之中,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是放不下過去,又過分地憂慮未來,就是不能好好活在當下。

不過同樣是現代人的姑蘇阿焦,他的處世之道卻非常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活在當下」。

姑蘇阿焦,畢業於蘇州工藝美院,是「蘇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還是《讀者》等多家雜誌特邀插畫師。其作品風格獨樹一幟,主要以尋常生活中的點滴描繪人生的歡喜和自在。

阿焦將自己的處世之道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付諸於《人間小滿》一書中。書中有300幅妙趣橫生的畫作和走心的人生故事,是一本寫給當下中國人的哲思之書。

面對焦慮,阿焦說:「智慧的人生向來是取捨有道,進退有度。把慾望收回來一些,把夢想縮小一點兒,想想最愛吃的是什麼?」

關於人生,阿焦說:「守住當下,真切地體驗熱愛生活,內心的充盈會把孤獨都變成路上的風景。」

至於怎樣才算成熟,阿焦認為:「無權教育別人,只愛分享自己,不需證明自己,只需了解自己。」

類似這樣樸素而又極具禪意和智慧的金句,在《人間小滿》中還很多,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作者在平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悟。

在書中,阿焦還自擬是俗人張三,而張三的理想生活是:「一日三餐,晴耕雨讀,和氣地與自己相處,不求他人瞧著好看,只願自個兒過得舒服。」

《人間小滿》中既有煙火俗常,也有詩意清歡;既是一本圖文並茂的人生隨筆錄,又是一本寫透人間煙火的處世哲學。

如果你此刻正焦慮又迷茫,不妨打開這本哲思小書,跟隨阿焦一起,去感受最撫人心的煙火氣,去領悟治癒心靈的小歡喜。就如書中所說:「不急不躁,分寸正好;不自滿,知不足;小滿,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