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禪意生活,太經典了


禪是一種修行,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藝術、態度。

禪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禪。

古代的僧人喜歡通過生活修行,所謂「行住坐卧皆是禪」,下面介紹了二十種禪意生活:

01 每周吃一天素食

我們都知道,僧人是吃素的,他們不認為吃素是吃苦。

為了減少我們腸道負荷,請盡量切換為蔬菜為主的生活,從每周吃一天素食開始,讓身體、身心清爽起來!

02 森林浴

在休息日,建議大家去森林中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與大自然對話。

森林浴,是給自己一段逃離現實生活的時間,去感受四季輪迴,花開花落!

03 每天花十分鐘坐禪

坐禪能夠讓我們「靜心」,身心放鬆,和瑜伽冥想一樣。

僧人每天打坐是日常,我們每天花十分鐘坐禪開始吧!

04 用抹布擦地板吧

在禪宗中,行住坐卧、運水搬柴都是禪。

將抹布擰乾水,用抹布擦腳下的地板開始吧,擦拭的過程,也是擦拭內心的過程!

05 將自己置身於不方便中

我們家鄉的僧人往往在半山坡上修行,他們購置食材,從來不開車,每次購買的食材也不多。

有時候,建議適當將自己置身於不方便中,走路上班、上下樓走路,會更有益健康!

06 給生活留白

我們樓下有個賣菜的店鋪,每樣菜都用大籮筐裝的滿滿的,整個鋪子塞的滿滿當當,客人選菜都要測著身子進去。

禪意生活之一是適當給生活留白,對於房間,還是內心都要定期清理,適當留白


07 從過好清晨開始

一日之計在於晨,僧人平時都在四點半起床!

我們普通人也不妨起早一點,從過好清晨開始,早起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08 晚上清零

我們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有種感覺一到晚上各種煩心事便湧上心頭!

在睡前冥想十分鐘手寫日記,這些睡前儀式將自己清零,很快就會進入睡眠!

09 今日事今日畢

有句禪語叫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生而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職責,最好「今日事今日畢,從今天開始行動,而不是明天!

10 早一點出門

最近,每天都計劃早一點出門,但往往耽擱了,每次上次都急急忙忙的!

禪用建議大家早一點出門,多騰出一點時間,會顯得更從容!

11 一次只做一件事

同時做兩件事,看似有效率,但往往一件也做不好。

禪宗認為:一次只做一件事

12 一事不畢,一念不起

有句禪語叫「喝茶吃飯」意思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專註,喝茶的時候就喝茶,吃飯的時候就吃飯。

禪宗認為:一事不畢,一念不起

13 提筆寫字吧

現代社會很多人步履匆匆,很少靜下心來讀書、寫字了!

禪師建議:閑時提筆寫字吧,無論抄經書或寫字,能讓你聽一聽、靜一靜!

14 人間到處是青山

有句禪語「人間到處有青山」。這裡的「青山」指讓人心滿意足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因為讀書、工作、學習等原因需要遠離家鄉,無論身在何處,都要找到人生的樂趣,人間到處是青山!

15 接受不能改變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的身高、五官這些和你的遺傳與環境有很大關係。

禪宗建議:接受不能改變的,在能夠提高的地方,不斷精進自己,接受自己是前提!

16 常回家看看

禪宗認為:父母是菩薩最大的活菩薩,孝順是你最大的修行!

平時,要抽時間常回家看看,即使是陪伴、聊天都是一種幸福!

17 不妨喊出來

平時僧人喜歡早起大聲念經,也是一種減壓方式。

禪師建議我們:平時心情鬱悶時,不妨找個空曠的地方或ktv喊出來!

18 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有煩心事,心情不好時,也喜歡遷怒於別人!

禪師建議: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氣時,先不要說話,而是先在心中默念三遍「謝謝」,說完後,心中的怒氣也煙消霧散了!

19 惜物

僧人從修行時代開始就養成了珍惜物品的習慣。每天都穿的工作服等物品,從不會隨便扔掉,綻線了就縫補一下!

禪師認為:惜物就是惜福!


20 懂得「知足」

「知足」這個有名的詞出自佛教。所謂「知足」,即知道滿足。

禪師建議我們:要懂得知足,持有「滿足於自己擁有的,不想要更多」的心態,可以讓人生變得豐富。


作者介紹:藏區格桑,愛好文學 ,喜歡記錄,禪修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