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不起名為坐,自性不動名為禪坐

帝堯之安安,文王之(音)邑邑,坐久忘所知,忽覺月在地。

孔子之申申,莊周之止止。泠泠天風來,驀然到肝肺。

俯視一泓水,澄湛無物蔽。中有纖鱗游,默然自相契。

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靜坐少思寡慾,冥心養氣存神。

此是修身要訣,學者可以書紳。

坐不必跌跏,當如常坐。夫坐雖與常人同,而能持孔門心法則與常人異矣。所謂孔門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處是也。

蓋耳目之竅,吾身之門也。方寸之地,吾身之堂也。立命之竅,吾身之室也。故眾人心處於方寸之地,猶人之處於堂也,則聲色得以從門而搖其中。至人心藏於立命之竅,猶人之處於室也,則聲色無所從入而窺其際,故善事心者,潛室以頤晦而耳目為虛矣。御堂以聽政,而耳目為用矣。若坐時不持孔門心法,便是坐馳,便是放心。

壇經曰:心念不起名為坐,自性不動名為禪坐,禪妙義端不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