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在運城
有這麼幾處千年古剎
今天
跟著運城文旅小編
踏進這片凈土
在氤氳的香爐前,虔誠膜拜
在幽淡的檀香中,尋求內心的安寧
新絳白台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創建年代不詳,據碑刻記載,重修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金大定明昌間重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兩代補修。
寺址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有山門、三滴法藏閣、釋迦殿、後大殿。
三滴法藏閣,為二層樓閣式,屋頂三層重檐歇山頂,面寬三間,進深六椽,下塑觀音及侍者,上供「西方三聖」;釋迦殿為金代建築,三間見方,單檐九脊頂,供釋迦佛、二弟子、二菩薩、六羅漢;後大殿為元代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懸山頂,塑一佛二菩薩。
寺內存有唐、宋、元、明、清碑碣7通,唐九級造像幢一座,還有北宋經幢和雲牌等珍貴文物。
類型:古遺址
時代:金至清
地址:新絳縣泉掌鄉光馬村西南
新絳壽聖寺大殿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聖寺大殿坐北向南,東西長19.5米,南北寬12.8米。創建於北宋建隆二年(961),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清康熙四十年(1703)均有維修。
現僅存大殿座,為元代遺構,明三暗五格局,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五花山牆,灰筒瓦覆頂。柱頭鋪作七朵,補間鋪作五朵,形制均為四鋪作單抄,出螞蚱形耍頭。
類別:古建築
時代:元
地址:新絳縣澤掌鎮北蘇村
垣曲宋村永興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坐北面南,一進院落,南北長 121米,東西寬40米,佔地面積為4840平方米,現存有正殿、東耳房、磚塔。該廟始建年代不詳,明、清、民國時期曾多次修葺。現存正殿為金代建築,東耳房、永興磚塔為清代建築,原山門、過庭、獻殿等皆已毀。
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檐下設斗栱,為四鋪作單杪,假琴面昂,螞蚱形斜殺內凹,僅當心間施補間鋪作一朵,並出45°斜栱。
後檐當心間亦施補間鋪作一朵,令拱兩端做昂頭。殿內梁架結構為四架椽屋三椽栿壓搭牽用三柱,次間用減柱作法,減去金柱,四椽栿通檐用兩柱。三椽栿上駝峰承櫨斗,櫨斗十字出栱承平梁,明間保留藻井或平棊痕迹,叉手入櫨鬥口承托脊槫。
正殿雖經歷代維修,但梁架結構及斗栱仍為金代遺構,僅前檐當心間、次間柱頭鋪作及明間補間鋪作部分構件已非原物。宋村永興寺正殿主體結構比較完整,具有較重要的歷史價值。
類型:古建築
時代:金、清
地址:垣曲縣華峰鄉宋村東部
永濟萬固寺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固寺坐東朝西,依山而建,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原中軸線自西向東建有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藥師洞、水陸殿、多寶佛塔、無量殿、藏經閣等,南側原有萬固別院、東西僧院、羅漢殿。現僅存藥師洞、多寶佛塔、無量殿,其餘皆成遺址。
塔檐各角懸掛有小巧玲瓏的風鐸。塔後是無量殿,面寬五間,高二層,供奉著無量壽佛。由於殿內沒有梁架結構,所以俗稱為「無梁殿」。寺內現保存有歷代碑刻21通,毗盧閣水陸石碣4方。
類別:古建築
時代:明
地址:永濟市蒲州鎮鹿峪村
- END | 運城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