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2022年09月30日18:26:43 美女 1093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在人的職業道路上,無論如何選擇,都會有黑暗和崎嶇。關鍵的問題是,你的頭頂上是否永恆有著璀璨的星空,照亮你生命的旅程。



特約撰稿丨連清川


在我漫長的媒體職業生涯中,有兩個人始終是支撐我內心的精神力量。因為他們的存在,我每每在痛苦不堪的時候,總能夠尋找到治癒自我的途徑。


我剛剛畢業時一起合作的攝影記者,是這個國家最優秀的攝影記者之一。這個結論並不是我下的,是因為在整個新聞攝影圈,他所得到的認可、所獲的獎,就是他的勳章。


但是我剛剛認識他的時候,被他所震驚。因為他的起點是一個礦工。對,挖煤的礦工,下井的礦工。


我忘了他具體是到初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就下了井。但是他發現了自己對攝影的愛好,於是他把自己所有的錢拿去買了相機。後來,他考上了攝影專科,又專升本上了本科。在經過了漫長的努力之後,他分配進了南方報業集團,成了我的同事,也成了中國最好的新聞攝影師之一。


另外一個朋友,是個美國人。我剛剛認識她的時候,她是美國一個財經大刊的副總編。對,可以和《時代周刊》相提並論的大刊。有一年因為互聯網媒體的衝擊,她的刊物大規模裁員,並且開始轉向互聯網,她不幸成為了傳統媒體整體衰落的第一批犧牲者之一。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圖/圖蟲創意


沒過多久,再次遇見她的時候,她已經是一份地方性雜誌的基層編輯。她非常淡然地告訴我:沒有關係,對於她來說,她喜歡新聞這份工作,做什麼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


他們在我心裡一樣:因為頭頂上有璀璨的星空,因此腳下的大地無論如何黑暗崎嶇,他們都能夠怡然自得,生命豐裕而美好。


想起這兩個對我影響很深的人,是因為最近看到了兩則新聞:主人公經歷各異,卻同樣選擇了送外賣這份職業。



01


安慶21歲的女孩帶孩子送外賣的視頻,上了熱搜。


這位姓陳的女子只是在偶然的機會裡,成為了一個博主的採訪對象。按照博主的話說,這樣年輕的女孩子送外賣,一定有故事。


但是小陳的故事,卻成為這個世界幽暗與光明的匯合點,既充滿惡意,又滿懷希望。


她在17歲的時候結婚,18歲生下孩子,同年丈夫因為車禍去世。她的婆婆拿到賠償金把她趕出了家門。於是她背井離鄉來到安慶,開始了送外賣的生涯。


在視頻中她敘述的時候,常常在眼中泛起晶瑩的淚花。她是一個很美的女孩子,眼睛很大。所以當她眼裡充盈著淚水的時候,顯得透亮而閃耀。


在視頻的評論中,有人說,「不敢看她亮晶晶的眼睛」。


這原本像是一個《悲慘世界》中的故事,卻被小陳硬生生地打造成了一個《當幸福來敲門》的勵志故事。


她的整個對話語言有著金句體質。


關於年紀輕輕就辛苦,「21歲,正是吃苦的時候。」


關於母愛:(博主)「為母則剛」,(她)「不過硬扛」。


簡單地從小陳自己的敘述中就可以知道,她是一個能夠完全地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為什麼送外賣?


小陳說,當地的平均工資三四千,而她送外賣一個月能掙七八千,更重要的是,送外賣的時間比較靈活,單少的時候還能順便照顧孩子。


騎手這個職業,是唾手可及的,不需要經過重重的關卡;是公平的,只要符合基本條件,人人可以進去這個行業;它又是穩定的,平台在,它就在。


她可以從這裡出發,先就業,再擇業。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董宇輝語錄(圖/抖音截圖)


今天看見董宇輝的一段視頻,他裡面有句話,令人動容:眾生皆苦,內心輕鬆,生活就甜。


小陳的生活的確是許多無奈造成的:年紀輕輕就輟學嫁人,生下孩子;丈夫早逝,婆婆絕情;獨自帶孩子,生活艱辛。


但是小陳的生命卻因此爆發出了和她的眼睛一樣亮晶晶的品質:她的自主與自由。


她選擇了快遞這樣的一份靈活就業,收入尚可,時間自由。這樣她就能夠充分安排自己的時間。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最重要的是,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她在,都是我想要的生活」,這是一個母親的自覺:既是她的義務,也是她的快樂。


後來,她服務的企業想給她一定經濟幫助,她卻只想安靜地送外賣;婦聯聯繫她要提供幫助,她卻說自己不需要。


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在於是否選擇了她或他想要的生活方式。


她選擇成為一個美好的母親,依靠自己的雙手,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幸福、自足的人, 她還年輕,有的是時間,靈活就業可以成為她的起點,在養活自己和孩子的時候,可以去追求接受更高的教育、更美好的生活,這裡並不是她的終點。


她的個體選擇和內心自由,秒殺了眾多的噴子。她的內心充足,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理解。



02


無獨有偶,另外一個接受過充分的高等教育的外賣員,和小陳相映成趣。


在重慶送外賣的碩士畢業生何成,成了輿論焦點。他是中國社科院的碩士,畢業三年了。8月份註冊成為了一個外賣,收入3000多。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微博上關於碩士送外賣的報道(圖/截圖)


這樣的故事總是能夠引起爭議。碩士博士送外賣,碩士博士當清潔工,碩士博士回鄉種田,碩士博士賣豬肉。


不知道人們對於碩士博士的想像是什麼?是他們都必須成為教授學者,或者成為比爾蓋茨馬化騰,或者成為省長部長,或者上太空踏月球,或者成為牛頓愛因斯坦,才符合人們的期待?


用一句學術化的話,這叫刻板印象


高等教育到了現代,它的目標,並不是培養天才,而是對社會整體知識與科學的提升,它有助於建設社會的總體認知與知識水平,而不是一種職業崗前培訓,更加不保證職業前途。


在何成的履歷里,他其實曾經有過很多的掙扎。畢業三年了,他當過一年的英語老師,也在河南當過工廠工人,哪怕到了今天,他還希望想通過積攢流量成為一個自媒體博主。只是他發現獲取流量太困難了,所以現在選擇暫時送外賣。


在他的社交媒體上有一句話:


送外賣不丟人。覺得送外賣丟人的人才丟人。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微博上關於碩士送外賣的評論(圖/截圖)



在當下缺乏足夠的工作崗位的時候,靈活就業難道不是一個良好的過渡形態嗎?在這個大背景下,「先就業,再擇業」顯示出了其重要性,是在困頓時期最好的方案之一。

找到十分匹配自己興趣的崗位固然是很多人的心愿,然而,在「僧多粥少」的現實情況下,與其一直尋覓,倒不如以積極的心態先找一份收入較為可觀的工作,積累一些經驗,然後再作打算。我們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先就業後擇業無疑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而在靈活就業這個大框架下,人們發現有不少選擇:外賣、快遞、自媒體、短視頻、直播、電商……


互聯網條件之下,現代社會職業形態早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下的年輕人,更願意選擇職業時間自由的、不受約束的、擺脫朝九晚五甚至是九九六就業狀態的自由職業,也就是靈活就業。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圖/圖蟲創意


以送外賣為例,騎手跑單的定價明確可追溯,多勞多得,勞動者能清晰地計算出自己的勞動收入,整個流程透明清晰的。


靈活就業既是職業的一種過渡形態,也可以說是職業的一種自由選擇。


再說一遍:靈活就業是一個起點,卻並不是一個終點。


對於認為外賣或者快遞是低人一等的職業選擇,既是對於現代社會職業眾生平等觀念的一種污衊,事實上,也更是對於現代社會職業變革的一種落後。


但這只不過是對何成職業選擇理解錯誤的一個起點,還遠遠沒有到終點。


在2021年,我曾經深深地被穀雨的一個報道所打動,它的標題是:《一個農民工思考海德格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31歲的陳直大學肄業,是因為出於對自己教育和生活的迷茫。然後他成為了一個農民工。


可是他對於哲學的愛好一直驅動著他。於是他就在打工的間隙中,翻譯了一本研究海德格爾的書。


他的痛楚並不是因為自己是一個農民工,也不是因為職業低賤,而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時間和充裕的條件,繼續成為一個研究海德格爾的人。


我們這個時代對於職業、對於追求、對於理想有著太多的誤會和偏見。似乎我們所有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一個好的職業:成為公務員,成為白領,成為億萬富翁。


賺錢的目標是什麼?不是為了思考海德格爾,而是為了賺錢。


這位安慶單親媽媽的底氣從哪來?是時候討論「先就業、再擇業」了 - 天天要聞

▲陳直業餘時間兼職英語翻譯(圖/網路)


陳直並沒有非常龐大的財務目標,他所有的煩惱,就是因為賺錢耽誤了他思考海德格爾。


我的美國朋友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回去做她的基層編輯的工作,是在於她認為新聞這個職業所包容的理想,超越了她曾經作為一個國際大刊的副總編所帶來的光環。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們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謀生,然後才能從事他所熱愛的事業。對於何成來說,現在月收入3000元,確實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但是我相信的一點是,如果他通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建設,他能夠提升到七八千,甚至過萬的時候,他能夠更加從容地去安排和規劃自己的人生。


我不知道何成的人生理想,以及他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是海德格爾?是海明威?是馬丁·斯科西斯


他也不過才30歲,人生剛剛在他的面前展開。



03


任何一種職業選擇,都有許多無奈和羈絆。而任何一種對於人身的束縛,無論它看上去有多麼地金光閃閃,都不過是《西遊記》中的捆仙繩:光芒燦爛,致人死地。


越是現代,越是對人的解放,對人的自由的解綁。


我並不是勸告你選擇成為一個靈活就業人士,並不是勸告你成為一個外賣,或者快遞,或者自媒體人。


我只是告訴你:在人的職業道路上,無論如何選擇,都會有黑暗和崎嶇。關鍵的問題是,你的頭頂上是否永恆有著璀璨的星空,照亮你生命的旅程。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著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著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