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寫作業,一是對寫作業不感興趣,二是沒有能力完成作業。
大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左耳進,右耳出」。但家長態度強硬地批評或打罵孩子,又會讓孩子「變本加厲」。這就需要家長多動腦筋,找到讓孩子乖乖寫作業的方法。
孩子不想寫作業,網上一位「硬核媽媽」的管教方式火了,一招解決
小余有兩個兒子,在疫情期間,都是在家上網課。小兒子每天按時上網課,及時完成作業。大兒子上網課不認真聽課,導致知識點落下很多,完全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寫作業磨蹭、拖拉的現象非常嚴重。他並沒有反省自己,而是不斷抱怨,認為老師不該留作業。
看到大兒子這樣,小余也很無奈。她沒有責罵大兒子,而是找了一盒螺絲釘和擰螺絲釘的工具,放到兒子面前。
她告訴兒子,「工廠里有很多沒學歷的工人,小時候也不願意學習。他們只能在流水線工作,每天都要擰螺絲釘。如果你能連續擰8個小時螺絲釘,並且不覺得辛苦,以後你就不用寫作業了。
大兒子非常高興,拿起工具就開始擰摞絲釘。但不到一個小時,他就滿臉狼狽,叫苦不迭。但想到以後不用寫作業,他又堅持擰。不到兩個小時,他就筋疲力盡,再也擰不動了。
小余不慌不忙地問兒子,「還要繼續嗎?你是選擇認真學習?還是選擇擰螺絲釘?」大兒子趕緊表示,以後一定認真學習,再也不貪玩了。
網友紛紛為這個媽媽點贊,認為她的教育方式太「硬核」了,完美解決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問題。也有網友表示,「下次我也試試看,讓兒子體驗一下,只有體會到了打工的苦,他才知道學習多麼重要。」
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這是不少家長都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家長不可粗暴對待,一定要找到方法,讓孩子真正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孩子才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才會認真學習。
孩子不想寫作業,這兩個誤區,父母應避開
1、態度強硬,逼孩子學習
大部分父母面對孩子不認真學習、不寫作業的情況,都會採取強硬的態度,批評或責罵孩子,逼迫孩子去學習。但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會讓孩子的厭學情緒更嚴重。
2、不管不顧,任其發展
一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即使孩子不寫作業,也不管不顧,放任孩子自由發展。這並非是父母的寬容和理解,而是父母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在父母的縱容下,孩子養成了不寫作業的習慣,學習會越來越差,學習態度很難有所改進。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類似的難題。有些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找到學習的方法,重新愛上學習。有些孩子則在家長的放縱下,越來越不愛學習,導致學業荒廢。
遇到孩子不想寫作業的情況,父母應該如何解決?
1、多陪伴孩子
父母應當給孩子樹立榜樣,多陪伴孩子。而最好的陪伴,就是孩子在寫作業,父母陪在孩子的身邊,比如,做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或者看書、學習等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給孩子講道理
當孩子不想寫作業時,對於較為聽話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講道理。父母可以坐下來,與孩子談一談心裡話,找到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寫作業是孩子的本分,讓孩子正視學習和寫作業。
3、適當給予幫助
若是孩子沒有掌握好知識點,不會做某一道題或某一項作業,父母可以適當給予幫助,比如查資料或者重新給孩子講解一次例題,孩子在掌握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後,就會樂於完成作業了。
4、讓孩子體驗吃苦
孩子不想寫作業,父母講道理沒用,發脾氣也解決不了問題,那麼不妨嘗試讓孩子體驗一下吃苦的感覺。孩子只有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才會明白學習是多麼輕鬆的事情,就會更願意選擇認真學習,不再逃避學習和寫作業了。
5、讓孩子合理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
父母可以讓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在完成作業之後,可以適當玩耍,比如玩一會玩具、看一會電視等等,父母不予以干涉。孩子有了計劃和動力,寫作業的效率也會提高,心情也會較為愉悅。
對於學習態度認真的孩子,父母要給予鼓勵和肯定。若是孩子抵觸學習和寫作業,父母也要正確看待。畢竟,每個孩子的心態都不一樣,成長路上或許會有差異,但是父母一定要盡到陪伴、養育和教導之責,引領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