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拍嗝後吐奶,可能是三方面沒做好,新手爸媽要謹慎

生娃後,新手爸媽不僅要學會換尿布、泡奶粉、刷奶瓶、洗屁股,還得學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拍嗝。

拍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緩解吐奶、溢奶現象,但是很多爸媽卻發現,即使拍嗝了,寶寶仍然會吐奶、溢奶,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拍嗝和溢奶吐奶」的問題。

寶寶為什麼要拍嗝,不拍不行嗎?

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常常會溢奶、吐奶,除了病理原因,主要跟寶寶的胃部結構和吃奶狀況有關。

A、胃部結構:新生兒的胃呈水平橫位,容量少,賁口松,不能像成人一樣很好的收縮,因此喝進去的奶液很容易迴流出來。

B、喝奶狀況:寶寶喝奶太急,或者銜接不夠緊密、或者哭鬧喝奶,都會讓空氣大量進入,空氣進入後,無法順暢的從胃裡排出,就會增加腹脹和吐奶的發生。

寶寶喝奶太多,超過了胃容量,多餘的奶液也會迴流出來。

C、病理原因:如果寶寶生病,或者對奶粉過敏,常常會出現嚴重的吐奶:噴射狀吐奶,或伴隨奶液酸臭,顏色發黃、發綠、帶血絲。

正常的吐奶、溢奶,可以通過拍嗝和喝奶方式來緩解,其中的拍嗝,能夠幫助寶寶快速排出胃裡空氣,減少腹脹和吐奶的發生。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需要拍嗝,是否拍嗝需要根據寶寶的吐奶情況來定。有的寶寶滿月後不吐奶、溢奶,奶後可以豎抱一會兒,不需要必須拍出嗝來;有的寶寶常常吐奶、溢奶,奶後必須拍嗝,而且最好有嗝出來,實在拍不出來,可以豎抱15-20分鐘,還不管用,就得找找拍不出嗝的原因了,是拍嗝姿勢有問題?還是動作、力度不正確?

如果是病理引起的異常吐奶,必須帶娃就醫檢查!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不必拍嗝?

一般來說,寶寶4-6個月就不需要拍嗝了,因為這個時間段,寶寶的消化系統逐漸發育完善,奶後能夠自己打嗝把胃裡的空氣排出,基本不會再出現吐奶現象,也就不需要再拍嗝了。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具體還得看寶寶的情況。叮咚滿月後就不吐奶了,所以滿月後我基本都是豎抱三五分鐘,然後把他側身放下;等到2個月,豎抱都停了,奶後直接側身放下。

而叮咚的小表妹吐奶就非常厲害,常常呈噴射狀,從出生持續到4個多月。而且,即使拍嗝了,小表妹還常常吐奶,多發生在拍嗝放下時。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為啥拍嗝了還吐奶?

拍嗝了還吐奶,可能是三方面沒做好,新手爸媽要謹慎

為什麼拍嗝後還吐奶?可能是拍嗝姿勢不正確、拍嗝時間有問題,或者是拍嗝後放下太急促,各位爸媽對照看看,你家是哪種?

★拍嗝姿勢不正確

拍嗝並不是抱起來拍拍後背就行,其中有很多講究。

抱起來時,動作不要太急促,不要擠壓寶寶肚子,不要使勁拍打,也不要胡亂拍打。

拍嗝姿勢有豎抱和坐抱之分。這裡,我們按照豎抱拍嗝來講解一下:

豎抱時:媽媽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一隻手護住寶寶脖頸處,寶寶貼近媽媽身體,趴在媽媽肩膀上。

注意:面部朝外,不要捂住口鼻。

拍嗝時:媽媽一隻手護住寶寶,一隻手五指微微併攏,凹成碗狀,用空掌給寶寶拍嗝,這樣不僅不會拍疼寶寶,還會產生有力的震動,通過震動把胃裡的空氣融合起來、快速排出。

同時,還要注意拍嗝的順序和力度,媽媽應該按照「由下往上」的順序有節奏的輕拍,一秒一下;力度不要太重,能夠讓寶寶產生微微震動就可以了。

★ 拍嗝時間有問題

什麼時候拍嗝合適?一吃完奶立即抱起來拍嗝?還是稍微停留幾分鐘?

一般來說,稍微停留3-5分鐘再拍嗝效果更佳,否則在抱起來或者拍嗝過程中,寶寶很容易吐奶。

★ 放下太急促

拍嗝結束後,需要把寶寶放在床上。放下時,動作溫柔一些,不要太急促,也不要幅度太大,否則很可能讓胃裡的奶液迴流出來。

放下時,最好先側躺一會兒,因為拍嗝不代表空氣全部排空,仍然有吐奶、溢奶的可能,如果側躺,即使吐奶也不用擔心寶寶被嗆到。

一般來說,給寶寶奶後拍嗝,爸媽能夠注意這幾個問題,拍嗝將會更順利,吐奶、溢奶也會有所緩解。

要想孩子不吐奶,這些方法比拍嗝有用

其實比起拍嗝,還有很多預防吐奶的好辦法,比如調整喝奶方式,減少空氣進入。

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應該注意餵奶的姿勢和寶寶的銜接。

1、不管是躺著餵奶,還是抱起來餵奶,都要把寶寶頭部稍微墊高。

2、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應該緊貼媽媽、近距離接觸乳房,最好一張嘴就能銜接到RU頭;喝奶時,需要銜接全部RU頭和大部分RU暈,這樣可以減少空氣的進入。

3、如果是奶粉餵養,奶瓶最好呈45°傾斜,這樣可以讓空氣沉澱在奶瓶底部,避免奶瓶里的空氣被寶寶吸進肚子里;喝奶時,寶寶需要銜接大部分奶嘴,緊密一些,別讓外部空氣進入。

4、除此之外,還得注意這幾個問題:

不要讓寶寶吃得太多、吃得太急,母乳餵養常常有奶陣,奶陣來了,可以讓寶寶歇一會兒,拍拍嗝再繼續吃。

不要在寶寶哭鬧厲害時餵奶,可以抱起來哄一哄,不哭了再餵奶。

不要在寶寶喝奶時逗弄寶寶,給寶寶一個安靜的吃奶環境,吃飽喝足休息一會兒再玩耍。

不要奶後直接洗澡,實在想洗,可以0.5-1小時後再洗。

奶嘴尺寸要注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以免寶寶喝奶被嗆到或者喝不到。

如果寶寶吃奶時扭動不安,可能是腹脹不適,拍拍嗝以後再繼續吃。

餵奶時,如果爸媽能夠做到這幾點,寶寶吐奶、溢奶現象將會大大降低;再加上正確拍嗝的輔助,爸媽也就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叮麻寄語:

奶後吐奶、溢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多發生於三個月內的寶寶,只要不是病理性吐奶就不要太擔心,爸媽通過餵奶方式和拍嗝來緩解就可以了;如果吐奶非常厲害,或者是病理性吐奶,爸媽必須引起重視,趕緊帶娃去醫院檢查!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