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產後盆底康復問題,這篇文章都有!
先和大家說一個小故事。
小時候,每次我和我媽逛街,她總是要不停地去上廁所。因為這件事,我和她爭吵過幾次,最後拒絕和她逛街。
長大後,我才知道,我媽憋不住尿,她的盆底肌損傷了。而損傷的原因,就是因為生了我。
產後出現漏尿、憋不住尿、大便失禁等癥狀一直困擾著很多女性,甚至成為她們難以啟齒的事情。
為什麼產後會出現這些情況?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盆底肌損傷?「醫學界」邀請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劉小華教授為我們帶來關於盆底肌損傷康復的寶藏科普!
為什麼會出現盆底肌損傷?
盆底肌位於骨盆底部,它像一張吊起來的蹦床,由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構成,將子宮、膀胱、直腸等盆腔內臟器托在其中。
盆底肌維持著上述臟器在各自的正常位置,保證了陰道的緊縮,同時還維持著尿道和直腸括約肌的正常功能。
盆底肌損傷的危險因素是妊娠和分娩[1]。
隨著妊娠期胎兒的增大,子宮也迅速增大,與此同時激素水平的變化,共同導致了盆底肌的鬆弛和損傷。
此外,分娩時的過度壓力和牽拉,也會導致盆底肌損傷,尤其是高齡產婦、難產、羊水過多、巨大兒和雙胎,都會增加盆底肌損傷的發生風險[2]。
自測盆底肌損傷的小妙招
劉小華教授指出,盆底肌損傷的臨床表現有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等。比較明顯的表現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出現漏尿、清洗外陰時發現有異常包塊(提示有可能發生陰道膨出或子宮脫垂)。
除了這些臨床癥狀,盆底肌損傷給女性帶來諸多危害,如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壓力性尿失禁、反覆陰道炎、尿路感染等。
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陰道膨出、盆腔臟器脫垂等。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彈性下降,這些問題有可能越來越嚴重。
女性如何自查盆底肌損傷呢?劉小華教授給出了兩個自查盆底肌有無損傷的小妙招。
第一種方法是觀察當小便呈一條線時,看能不能憋住尿流線,如果可以憋住,說明盆底肌收縮能力較好。
第二種方法是女性將手指伸到陰道,收縮盆底肌,如果手指有緊縮感,說明盆底肌收縮能力較好。
當然,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去醫院進行正規盆底肌檢查,一般包括盆底肌肉力量(壓力、張力檢測)、盆底肌肉激活情況(肌電位)、肌肉協調能力、神經傳導速度、盆底肌肉及臟器解剖位置(超聲影像)等。
根據檢測評估結果可以判斷盆底受損情況,繼而制定康復方案。
盆底肌如何康復?
劉小華教授表示,盆底肌損傷的修復最佳時間是產後6周到產後6個月之間,在此期間進行盆底肌鍛煉,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恢復。
有些產婦擔心產後20年再鍛煉盆底肌是否太遲了。
劉小華教授說:「盆底肌的鍛煉可以是一輩子的事,也許50歲開始進行盆底肌鍛煉的效果不如30歲鍛煉的效果好,但是對女性來說,都是有益的。這跟堅持其他部位的肌肉鍛煉是一樣的道理。」
盆底肌的康復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一: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主要是重複收縮放鬆盆底肌肉,是一種促進盆底功能恢復的非手術治療方法[3]。
你可以坐著或躺著,收縮盆底肌5s(5秒),放鬆10s(10秒),重複以上動作10次。
就是這麼簡單!
圖片來源:小紅書
但是有以下4點需要注意:
1、首先要找到盆底肌,可以利用前面自查盆底肌有無損傷的方法來找到盆底肌。
2、進行凱格爾運動前排空膀胱。
3、鍛煉過程中只專註盆底肌肉。
4、確保臀部、腹部肌肉完全放鬆。
二:生物反饋
盆底生物反饋是通過專業設備採集盆底肌肉群的肌電信號,同時將這些信號以視覺和聽覺的形式(如動畫、音樂、遊戲等)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增強和控制盆底肌肉的自主能力,促進盆底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促進腸蠕動,增加盆底肌肌力、耐力,消除炎症,緩解痙攣與疼痛,恢復盆底肌的控尿功能及正常排便。
三:電刺激
盆底肌電刺激就是通過導電體,發射出低頻電流,刺激盆底肌肌肉,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盆底肌電刺激主要有喚醒本體感受器、促進肌肉被動鍛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陣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效果。
劉小華教授介紹,目前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要以電刺激治療為主。
不知道還有多少女性認為產後出現漏尿、陰道鬆弛是沒有辦法治療的,就像媽媽、奶奶那一輩的人,也許到了60歲還會出現漏尿,但她們不敢說出來,也不會選擇進行正規治療。
如劉小華教授說的,盆底肌的鍛煉是一輩子的事,只要開始做,對女性來說都是有益的!
#關於盆底康復,你還有哪些問題?#
快在留言區提問叭~
參考文獻:
[1] Kari B , Hilde G , Str-Jensen J , et al.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a randomized trial of primiparous women[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5, 212(1).
[2]杜亞飛,陳然,劉晶等.產後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3):289-292.
[3] 顧海風,李詠雪.自主式凱格爾運動對宮頸癌術後膀胱功能的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23):22,24.
專家簡介
劉小華,醫學博士。婦產科主任醫師,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主任(胎盤疾病方向)。美國母胎醫學(SMFM)中國區大使。
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3年。臨床亞專科及研究方向:胎盤疾病及產時胎心監護。在AJOG(美國婦產科雜誌), BJOG(英國婦產科雜誌)等婦產科重要期刊上共發表SCI論文18篇,Lancet發表評論一篇,國內核心期刊6篇。目前是多家國內及國際雜誌如Lancet,BMJ的審稿人。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大頭蝦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