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你一顆小果果——六哨鄉柏櫟幼兒園開展大手牽小手之「探秘松果之旅」

自然不語,卻是最好的老師,自然生長,就是最好的成長,在大自然中到處都是收穫的影子,也有很多被遺忘的「小生命」,它們完成自己的任務後,悄無聲息地躲在角落裡,孩子們對這些「生命」充滿了好奇。六哨鄉柏櫟幼兒園內有四棵松樹。晨間鍛煉時、午後散步時,總有孩子會撿身邊看到的果子,並將其稱為「松果」,有眼尖的小朋友會在「松果」旁撿到散落的松子。一起看看柏櫟幼兒園關於松果的故事吧!

尋松果。12月30日下午,柏櫟幼兒園混齡班的小朋友開展大手牽小手之「探秘松果之旅」,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周邊松樹下尋找松果,根據大小、形狀尋找,非常認真的觀察松果。此次探秘行程非常豐富多彩。每個角落都留下了孩子們探索的足跡和求知的目光。孩子們撿到了很多形態各異的松果。

識松果。孩子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認識松果。原來每一顆松果都各不相同,它們的形狀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鱗片是尖尖的,有的鱗片是張開的;它們的顏色不一樣,有綠色加黃色的,有淺褐色的,有深褐色的;它們聞起來也不一樣,有樹膠、油膠的松果聞起來特別刺鼻,但有的松果是沒有氣味的。

探松果。關於松果,有哪些秘密呢?孩子們發現有的松果是閉合的,有的松果是張開的。教師查閱資料發現松果遇水會閉合,於是帶領幼兒做了一個松果閉合小實驗。原來松果身上長著的一片片像魚鱗一樣的硬片,它對周圍環境的潮濕程度特別敏感,在乾燥的日子,成熟松果的鱗片會打開;當空氣潮濕的時候,鱗片會吸收水分而變得很柔軟,松果就會收縮恢復原樣,它是大自然中的「晴雨表」。

創松果。松果在小朋友的手中還能創造出各種美麗的東西。扭扭棒纏繞松果,松果穿上五彩繩衣啦!超輕黏土+松果,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哦!如果秋天有顏色,那一定是五彩繽紛的。小朋友們還用收集的松果做成風鈴。

通過松果奇妙探索之旅,孩子們將會真正感受自然科學的魅力,不僅是去玩,去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更是激發興趣和好奇,以及拓寬視野,培養思考問題,提高學習知識能力的一種方式。松果,是大自然恩賜的禮物,是大自然教育的最好素材。以自然為師,取材於自然,善於觀察,促進幼兒學習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