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最近,我聽到一個朋友的抱怨:

她的孩子因為未能辨認出一個外套的標誌,被同學戲弄,說他沒見識。

孩子回到家後感到很難過,不停地自言自語,稱自己被同學戲稱為"鄉巴佬"。

聽著孩子的抱怨,媽媽也感到心疼。

確實,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是有差異的。

因此,為了讓孩子見世面,

每當假期來臨,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被送到國外參加學習之旅,增長見識。

有一位朋友因為無法讓孩子出國留學,感到自責地告訴我:

見世面似乎是富人的專屬待遇,而像我這樣的經濟困難家庭哪有那麼多時間帶孩子去見識世界。

這引發了一些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問題:

出國旅行是否就意味著真正的"見世面"?缺少財力是否註定無法見世面?

那麼,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見過世面的孩子,並非自認高人一等

看遍天地,洞見自我,理解眾生。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人親身領略過更廣闊的世界、接觸到更多豐富多彩的環境,大腦發育往往更為全面,思維也會更加靈活和開放。

曾經有一對80後年輕夫婦引起了廣泛關注。

他們積攢了一些錢,但卻沒有選擇為孩子購買價值數百萬的學區房,而是毅然辭去工作,帶著他們孩子踏上了環球旅行之路。

在人文地理和各地的文化影響下,孩子成長迅速。

相比同齡人,他更為成熟,陌生環境下從不感到不安。

在熟悉的環境中,他充滿好奇心,總是充滿主見。

"見世面"這個概念對不同人來說有不同的定義。

如果非要給"見世面"下一個定義,

我認為,網上一個廣受讚譽的評論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回答:

真正的"見世面"之後,最大的收穫在於思維方式的改變。

見過壯麗的江山大河,就不會被山溪所困擾。

見過多彩的人生百態,就不會被瑣碎小恩小惠所困擾。

見過世界的廣袤,就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經歷過世界的歷練,不是為了讓孩子更有話題,也不是為了讓他們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

而是因為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更真實的生活,

他們知道了美好,也懂得了不美好。

他們明白了山外還有更高的山,天外還有更廣闊的天。

他們既不過於自卑,也不盲目自信。

他們能夠分辨世界的複雜,洞悉自己的本質。

這種"見世面"帶來的不僅是見識,還有一份溫和,一份自知,一份從容。

只有領悟心中的真諦,才能真正見世面。

現如今,許多家長將"見世面"與物質富足等同起來。

曾經我認識一個朋友,她的家境相當不錯,供養孩子去國外留學。孩子回國後,開始尋找工作。

然而,因為她曾經"見過世面",她的生活要求變得更高,不斷地購買名牌包包。

雖然她對於時尚品牌、口紅和化妝品了如指掌,但她的工作卻不穩定,不斷地換工作。

最終,由於工作困難,她決定辭職回家,但卻背負著沉重的債務。

她的生活逐漸陷入低谷,最後還是依賴父母償還債務。

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夠"見世面",而有些不行呢?

關鍵在於每個人的體驗和領悟能力。

實際上,孩子不僅需要"看見",還需要內心的領悟。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

"在這個時代,天下不屬於有錢人,也不屬於有權勢者,而是屬於有智慧的人。"

人生中的各種經歷和感受,都構成了世界的一部分。

培養孩子的感知力,才能讓他們真正"見世面",否則即使去過很多地方,也可能麻木不仁。

"見世面"實際上是在拓寬人生視野

人們常說要帶孩子"見世面",但父母自身的視野也是孩子"見世面"的關鍵。

這與父母是否富有並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父母的視野不僅僅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

即使父母工作繁忙,也應該抽出時間帶孩子出去旅行。

無論是動物園、街頭巷尾還是菜市場,都可以成為孩子"見世面"的機會。

與孩子一起觀察並解釋一些以前忽略的事物,分享各種知識。

這一切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和視野的拓展。

只有父母能夠容納天地,也能夠包容他人,孩子才能學會這種氣度。

擁有廣闊視野的父母能夠為孩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見世面"。

"見世面"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幸福感

最後,我想說,所謂的"見世面"實際上只是一種途徑。

與其追求孩子的"見世面",不如關注他們如何感受幸福。

除了經歷世界,作為父母,我們不應忽視更重要的事情:

孩子是如何建立自尊心和價值觀的?

他們是否能從生活中的點滴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孩子是否明白自己的目標和生活的意義?

這些問題都至關重要,它們能夠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如果將來孩子覺得去鄉村支教比留在大城市更有意義,你會怎麼選擇?

"見世面"固然重要,但最終的目標應該是讓孩子過上幸福、有趣、充實的生活,讓他們變得智慧而包容。

所以,讓自己放鬆些吧。

只有經過父母的有心教育,孩子才能擁有內在的智慧。

要讓孩子"見世面",並不一定需要金錢,但父母的愛卻是不可或缺的。

當孩子長大成人,成為父母時,即使生活簡樸,他們也能在與伴侶相愛時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即使物質生活有所不足,他們也能從小小的幸福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領略美好。

這一切不取決於金錢,而取決於內在的品質。

如果真的想要給孩子"見世面",那麼作為父母,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以身作則,用內在的品質來影響他們。

這才是最好的"見世面"方式。


聲明:本站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路,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