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對佛說:「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在這裡,大勢至菩薩陳述了超日月光佛教他專修持名念佛,由持名念佛契入念佛三昧,由念佛三昧契證自性圓通。展示了念佛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方便直捷,殊勝絕妙,並以兩個比喻詮釋眾生與佛感應的相狀與機理,開示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一句名號就能開佛知見。
《文殊所說般若經》中說:「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十方如來同共一法身,同具大悲心,念一佛名與念無量諸佛功德無二。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含藏法界一切如來身,念阿彌陀佛一佛名號,就等同念十方法界一切佛名號,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生到十方一切佛剎土。
以上二經都是說明念力不可思議,一念十念乃至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眾生心念念出現,眾生能一念念佛即得一心清凈,一心清凈即一身清凈,一身清凈即多身清凈,多身清凈即一世界清凈,一世界清凈即多世界清凈,如是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恆河沙數世界清凈,臨命終時,隨其念力見佛往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摘自宏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