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可以上一年級嗎?孩子具備2個能力,家長不用擔心

樓下彤彤媽媽問我,孩子9月份就該入小學了,什麼都不會,家長應該怎麼教?零基礎可以上一年級嗎?

我真的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什麼都不會是指哪方面?

彤彤媽說,就是拼音、識字、計算這些。

我聽完明白了,彤彤媽說的孩子什麼都不會,是指小學語文、數學課本上的知識。

周圍很多孩子會「提前學」知識,有的假期還會上專門的「幼小銜接班」去提前學,目的是不讓孩子零基礎上小學,以後上小學更輕鬆點。

其實「零基礎」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能力上的。知識上零基礎是沒關係的,但是能力上零基礎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和彤彤媽一樣,很多家長什麼知識也沒教孩子,但是孩子具備兩個能力,家長就不用擔心了。

如果孩子上小學沒有這兩方面的能力,孩子學習一塌糊塗,跟不上,真的是家長的責任了。

一、閱讀能力

識字量大的孩子上小學的確有優勢。

但是讓孩子死記硬背去認字真的不可取,孩子記不住,還會對學習沒興趣。

即使孩子識字不多,但是如果有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哪怕是看繪本,圖畫書,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的識字問題。

因為閱讀習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對很多字是「面熟」的,上了小學學習了拼音,孩子的識字量會大幅度增長。

孩子有閱讀能力,即使知識上零基礎,沒有學習拼音數學,剛上一年級時可能不如「提前學」的孩子,但是孩子學習後勁足。

有的孩子一年級下學期就會迎頭趕上,三四年級成績也會很穩,不會出現「三年級滑坡」現象。

相反,提前學的孩子,剛開始入學有優勢,如果孩子沒有閱讀習慣,學習習慣再不好,學齡前的「老本」吃完,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成績下降是必然的。

所以,教孩子知識固然重要,培養孩子的能力更重要。這就要說到更重要的一項能力——專註力。

二、專註力

專註力好的孩子,學習效率高;專註力差的孩子,學習很難好。

特別是提前學的孩子,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專註力,提前學反而不利於孩子學習好習慣的養成。

你想啊,因為提前學過,孩子會了,上課也會無聊,那他上課會幹什麼?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摳橡皮玩等,他坐不住,就很難專註聽講。

因為正常的人,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腦子裡面總是有雜念的,孩子更是,老師上課講的東西他會,他不想聽了,總要干點什麼,玩點什麼的。

孩子沒有專心聽講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結果就是「老本」吃完後,成績下滑。

這也是很多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很好,三年級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學習習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教育界流傳的「三年級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相反,即使沒有提前學過,老師上課時一定會教,只要孩子「坐得住,能認真聽,有專心聽講的能力」,就能學會。

如果孩子沒有提前學過,老師教的時候,他也坐不住,不想聽,那這樣的孩子肯定學不好。

所以,提前培養能力重於提前學習知識。知識方面可以零基礎,能力方面一定不能零基礎。

孩子知識上零基礎入小學,只要能力上不是零基礎,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正如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沒有上幼小銜接,拼音學了點,識字不多,但是她有這些能力,專註力非常好,觀察能力好,也有聽的能力,很自律 ,所以上一年級以來,寫作業我們沒有痛苦崩潰。

因為孩子習慣好,態度不錯,也愛學,就是一開始識字少,寫作業有點費勁,到下學期就基本沒問題了!

寫在最後

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和專註力的培養,要融入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家長帶孩子時,總喜歡看手機,讓孩子拿手機玩,那麼孩子就養成了愛看手機,玩的習慣;

如果家長帶孩子時,陪孩子看書,孩子就養成了靜下心來閱讀的習慣;

如果家長陪孩子玩專註力小遊戲,孩子的專註力無形中就提升了。

所以,幼升小重要的不是知識,是培養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思考力和專註力。

當然孩子如果識字、會點拼音、十以內的加減,有親子閱讀的習慣,專註力的訓練,上小學一定會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