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這些細節你都知道 | 假期孩子戶外玩耍安全告知書

十一假期防溺水致家長、學生的一封信

十一假期安全告知書

家長都知道要注意孩子安全,但不是所有的危險因素都能想到。現在我們一塊看看,孩子特別是低齡小學生和幼兒在戶外玩耍,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1.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這個安全教育不能簡單地對孩子說:「你不能做什麼」,而是通過具體情境來說明,讓孩子真正理解,這樣才印象深刻。

2.孩子在馬路上及其他車輛經過的區域,不能突然跑動,突然返回,這樣司機無法判斷造成交通事故。

①突然跑動,可能是馬路對象的人或物引起其興趣,家長要注意抓牢孩子的手。

有一個案例是,孩子由爺爺帶著,看見媽媽,突然掙脫爺爺的手跑向媽媽,大人來不及阻止,被車撞擊身亡。

②過馬路時突然返回,有一種情況是物品掉落,這要告訴孩子,物品掉落要確保安全時才能返回去撿。

3.現在到處是車輛。孩子不能在馬路玩耍,馬路不是遊樂場,也不能在車輛經過的其他地方玩耍,包括停車場(包括地上、地下)、小區內道路、地下車庫入口處。

4.年輕的家長有時沒時間,由老人照護孩子。老人行動遲緩,孩子又活潑好動,很多情況下老人跟不上孩子的速度,來不及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釀成事故。

對此,除了教育孩子認識危險,還要告訴孩子要照顧好老人,不要放下老人自己跑,這樣孩子有責任感,不容易離開老人自己跑。

5.家長駕車拉著孩子,最好使用兒童鎖;要下車時,告訴孩子不要自己下車,要注意觀察。

有的案例是孩子自己開門下車跑動被撞。

6.有時發生孩子掉落窨井的事故,對此,可告誡孩子,盡量避開井蓋,井蓋屬於公共設施,我們不能踩壞了。

有的孩子在井蓋上蹦跳,確實有可能造成損壞。

7.教育孩子在有他人穿過的地方,不能跑動,因為視線被遮擋,互相看不見。

這個案例是在火鍋店裡,孩子跑動撞倒服務員撒了一身水,多虧不是熱水。

8.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讓孩子注意安全事項,只是防範事故的一個方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一定時時記得安全注意事項,所以,即使進行了安全教育,家長還應儘可能時時照護。

9.家長要陪伴,陪伴是照護。有的家長是忙於生計,有時無暇照顧孩子,但很多情況下是家長在聊天、在看手機,忽視了孩子,而安全事故就在這忽視的瞬間發生。(END)

(來源:校園安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