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響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從80年代開始,我們處於獨生子女時代。很少有機會關注老大,老二,甚至老三的性格差異。

隨著國家二胎,三胎開放。做父母的,需要了解,家中排行可能會影響孩子性格。

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指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或給予的關注,會根據孩子的出生順序而變化。

老大聰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競爭。

老二喜歡競爭,性格中帶有反叛因子,不認同權威。

老三有雄心,但懶散難以實現抱負。


老大原來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享受大人高度關注。

老二的出生,是老大的人生悲劇,研究表明,有一些老大,因為害怕與老二競爭,一蹶不振,開始走下坡路。

導致父母的失望,對他的評價越來越低。

老二就不同,一出生,就有兄姐,一輩子都處於競爭之中。

所以他喜歡競爭,不害怕競爭。「弱者為王」,他以嬰兒,完全弱者的優勢,順利超越老大。


老三一出生,前面已經有兩個兄姐了,父母的關注度可能沒那麼高。

與老大的年齡也差了很多,能力無法與之相比,所以,老三會放棄競爭,投靠老大,以取得保護所以,老三會比較懶散,不太願意競爭。

既然這樣,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寶爸寶媽要怎樣做,才可以更好地平衡,讓每個孩子成長得更健康呢?


老大需要關注。當他要求跟弟弟妹妹一樣的待遇時,滿足他。

比如,老大看到媽媽抱著老二,他也想被抱,可以放下老二,抱抱他。

要避免以「你已經長大了」為由拒絕他。

老三需要鼓勵。孩子可能會經常比賽,跑步呀,吃飯呀,等等,媽媽在宣布結果的時候,可以說,二歲冠軍,四歲冠軍,六歲冠軍。每個孩子都是冠軍。

讓老三知道他也是可以贏的。

他與兄姐的差別只是年齡。鼓勵他去競爭,並且每次他都可以得到冠軍,當然是他這個年齡階段的冠軍。


家庭就是孩子的世界。父母的愛,父母的關注,是孩子爭奪的資源。

各位爸爸媽媽,要充分發揮高度同理心,彷彿自己就是那個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孩子所處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每個孩子建立自信。

心理學有個理論,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可以感受到,有一雙眼睛,始終在關注著自己,那麼他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如果沒有這雙眼睛,他會用一生時間,去尋找這樣一雙眼睛。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去愛,去積極關注每一個孩子吧。不管是老大老二,還是老三,都能夠擁有一個治癒一生的童年!身心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