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2020年12月18日10:10:30 育兒 1614


李玫瑾教授曾直言:「想知道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廣場走一圈就知道了。」


開始覺得她說的太過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還真看出了點東西……


為人父母都盼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孩子和孩子之間總是存在的差距,老話說「三歲看老」我是中立的態度。心理學家曾在研究中發現,人的性格在3-6歲時基本上就已經成型了,只要不發生大的變故就基本不會改變了。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李玫瑾教授在分析過一個案例時曾說過,一個人將來的成就如何,決定性的因素往往不是我們以為的智商或者家境,而是性格。


那為什麼去小區廣場就會知道孩子有沒有出息呢,這是因為的廣場常常是孩子們玩耍的樂園,這時的孩子表現出的是最輕鬆、最自然的一面,也就是他真正的性格表現。


一般具備這幾種性格的孩子都會有出息


1、孩子具備領導才能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領導力的定義,在於背後有跟隨的人。」

一個人具不具備領導能力,先要看有沒有人願意跟隨他,有出息的人身後一定有一群跟隨者,也就是說這個人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這樣的人身後的跟隨者就是他的財富,也是他成功的依靠。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孩子在一起玩時,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無論幾個孩子都會有一個孩子自然而然的成為孩子們中間的「孩子王」,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孩子都願意圍在他身邊,聽從他的話,孩子都是單純,和有個性的,你想想父母的話他都不一定願意聽,為什麼會聽一個同齡人的話?這個孩子身上具有的就是領導的才能。


這樣的孩子,往往就是有決策能力,他能從大局出發,對小朋友進行分配安排還有人格魅力,能吸引身邊的小朋友認同和跟隨。


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更有可能成為團隊、公司的領導者,升職空間比較大,更容易有出息。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2、孩子遇事沉著冷靜


通過一起玩耍,有時你會發現有些孩子比較沉穩,和同齡孩子相比比較是安靜、內斂的。這樣的孩子不見得是內向,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更沉著、更冷靜。


一起玩耍和小朋友發生爭紛往往自己就能解決處理好,遇到需要幫助的小朋友也能主動幫忙,

甚至在自己或其他小朋友摔倒受傷時也能冷靜的處理,很少大哭大鬧。


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早慧,情商很高、能和和氣氣的和人相處。他們儘管不是那種令人矚目的孩子,但他們就像37度的溫水,能讓人心裡溫暖。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將來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也會理智處理,不會慌神手足無措,更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就和同學、同事發生爭執,人緣好、生活也會更順利。


3、孩子有自己的目標


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有自己的主見與目標,也許目標很小,有的孩子對選擇衣服就很有自己眼光,有的很明確只穿藍色,或者帶有什麼圖案,儘管你費盡口舌也不見得能改變他,也許你會惱火,但大可不必,這是孩子明確知道自己的需要。


他們有了目標知道為之努力,比如,媽媽我想要打好球,就會勤於練習,這樣的孩子就是自律的孩子,他們不會一輩子庸庸碌碌的、毫無目標的生活。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們,即使不在家長身邊,也能處理好自己的生活,儘管可能缺少生活技能,但是他們一定會找到方法,長大後他們也不會甘心過著家長保護下的生活,往往能闖蕩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用家長操心!


最近讀了一些名人傳記,特別是看到喬布斯時,我的腦海里一直有一句話在閃現,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喬布斯傳奇的一生,和他追求完美、勇於創新、偏執……的性格十分不開的。


如果想幫孩子改掉一些軟弱、偷懶之類不好的性格,培養有主見、冷靜等好的特徵,最好要在6歲前就著手。如果已經過了那個時期,其實也不晚。

孩子身上具備這幾點,長大就會有出息,李玫瑾:去小區廣場觀察 - 天天要聞


在我看來,樂觀的父母一般都能培養出好性格的孩子。還要從自我做起,影響孩子,引導孩子。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著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