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的做不得

2020年11月19日19:48:04 育兒 1869

菌菌之前接診過一個小患者,一個月就診兩次,都是因為胳膊肘脫臼。

剛開始菌菌還是以為是家庭暴力,詢問之後才知道,罪魁禍首是「活潑」的寶爸。

他最喜歡的親子活動是......轉圈圈......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會將類似的遊戲當成是逗孩子的方式,通常情況下孩子也會玩的很開心。

但家長不知道的是,寶寶的韌帶是真的hold不住呀!

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胳膊肘脫臼」。

很多情況下,胳膊肘脫臼只是因為家長的牽拉姿勢不正確。

所以它還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牽拉肘」!

1 兒童脫臼

一項非常容易被延誤治療的急症!

這種病在4歲內的寶寶身上很常見。

因為小孩子胳膊肘的橈骨形態發育不成熟,周圍的韌帶也比較鬆弛。

一旦受到不恰當的外力拉扯,就會出現韌帶拉傷、部分橈骨滑出、附近軟組織被卡進關節的情況,造成脫臼。

一般情況下,脫臼的孩子因為疼痛會大哭,但因為年紀小,又很難表達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是簡單的磕碰,疼一會兒就好了,從而放任不管,導致病情延誤。

而孩子長期處於脫臼狀態,患處周圍的韌帶和軟組織,也會慢慢習慣脫臼狀態下的鬆緊程度,形成習慣性脫臼。

所以說,脫臼這種病,還是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好!

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的做不得 - 天天要聞

2 這些常見的行為

很容易讓孩子脫臼!

◆ 用力拉孩子小臂

平時大家拉扯孩子手臂時都會下意識動作放輕。

但有時候著急或者生氣,難免就會控制不住力道,很大概率就直接把孩子扯脫臼了。

而且因為大部分家長更習慣用右手,所以孩子的左臂發病率更高一些。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需要注意避免用力拉孩子小臂。

要拉孩子起身時,盡量拉孩子的衣物或者上臂;抱孩子時,可以抓住TA的身體(即手臂以下的胸腔部位)。

◆ 睡覺姿勢不正確

說來也有些好笑,很多孩子可能會在睡夢中發生脫臼。

這是因為孩子可能在睡夢中壓到了手臂,想翻身但卻沒有意識去把手挪開,於是自己就給自己擰脫臼了。

這時就需要家長及時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態,一旦發現孩子壓到了手臂,可以輕輕幫TA挪開。

◆ 穿衣姿勢不正確

如果家裡寶寶太小,不能自主穿衣,需要家長幫助穿衣服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胳膊卡在袖子里,拽不動就使勁兒拽……

快住手!孩子就是這樣被拽脫臼的啊!

菌菌提示,幫助孩子穿衣服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再輕柔,拽不進去就別硬使勁兒了。

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的做不得 - 天天要聞

◆ 危險性親子遊戲

家長與孩子之間,流傳著一種永不過時的遊戲:人體鞦韆。

就像這樣:

大家也能發現,玩這種遊戲的時候,孩子身體的重量全部集中在兩條手臂上。

用力不當的話,很容易就會造成脫臼。

所以,親子遊戲時就盡量避免這種類型的危險遊戲吧!

◆ 運動時不做防護

孩子年紀小,玩著玩著就玩「瘋」了,不僅容易對同伴下手沒輕沒重,還通常會對自己的力量產生誤解。

對同伴拉拉扯扯,單手吊個單杠,拉著吊環試圖做個「引體向上」等情況都時有發生。

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幫助孩子做好防護,提醒孩子玩的時候注意保護手臂。

3孩子脫臼了家長如何發現?

很多孩子發生脫臼時,可能不會選擇第一時間告訴家長,或者還沒有語言表達能力。

這時候他們就會選擇保持一個讓自己不那麼疼的姿勢,夾著手臂等等,活動會受到限制。

但孩子的患處關節可能會畸形或腫脹。

如果碰一下,孩子會喊疼或者哇哇大哭,稍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引導TA說出來。

比如:

最近有沒有摔倒啊?有沒有磕到哪裡啊?有沒有人用力拉你的手臂啊?

也可以引導孩子做抬手或舉手的動作,看看孩子的動作是否自如。

對於不會表達的孩子,如果活動受限,且哇哇大哭的話,建議直接送醫院尋求正規的檢查。

4孩子脫臼家長應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確實存在活動受限,手臂一碰就疼的情況,那麼很可能就是脫臼了。

經驗不足的家長,建議不要自己動手,直接送醫院,以免耽誤病情或造成二次傷害!

在送醫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 不要用力拉扯活動孩子手臂,讓孩子保持手臂處於最舒適的程度,直到就醫。

● 可以在患處放一個冰袋,但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也不需要強制。

通常情況下,有經驗的醫生治療孩子脫臼,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但儘管胳膊肘已經複位,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家長還是要避免拉扯到孩子受傷的一側手臂。

避免再次脫臼或形成習慣性脫臼,雖然問題不是很大,但孩子疼啊!

胳膊肘脫臼看上去不太嚴重,畢竟在醫生面前,輕輕旋轉一下孩子手臂就好了。

整個過程甚至都用不上兩分鐘,也幾乎不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但對小孩子來說卻非常痛苦,特別是形成習慣性脫臼,稍微碰一下就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的做不得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