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孕媽媽們最小心謹慎的時候,不管是吃的、喝的還是穿的方面都特別講究,就連生病也是不敢隨便亂吃藥物,擔心會對肚子里的寶寶有影響。可是為什麼寶寶出生之後,一點點小毛病就是喂葯、打針甚至輸液呢?
01
寶寶輸液的危害
一次抗生素,身體七天不發育
中國人一年打多少吊瓶?去年是104億吊瓶,按人均就是8瓶,但是世界水平是2.5-3.3瓶,超出整整3倍多。吃藥成災,就是抗生素濫用。
誰家裡沒個阿莫西林,環丙沙星、頭孢拉定之類的消炎藥。但是這類都屬於抗生素,並且比吊瓶應用更廣泛。
而從小區門診到醫院全在打吊瓶,抗生素直接從靜脈進入心臟,再由心臟運輸到全身各個器官,雖然能很快的抑制病毒,孩子好得快。但毒素也會通過靜脈直接進入血液、首先傷害的是孩子的肝、腎、脾胃,嚴重的也會影響腦部神經。
危害一:引起過敏
寶寶身體的抗過敏系統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在輸液的時候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出現頭暈、噁心、皮膚紅腫等不適癥狀。
危害二:藥物不良反應強烈
「是葯三分毒」,不論是什麼藥物,都有可能使身體產生不良反應。口服藥物時,經過腸胃消化、肝臟排毒等,能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而輸液是直接將藥物輸入血液中,未經身體的消化吸收,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危害三:容易引發意外
輸液短則40分鐘,長則可能兩三個小時。在輸液期間,人是不能動的,因為動了有可能會使針頭移位。但寶寶通常好動,很難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所以寶寶在輸液的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跑針等意外情況。
危害四:產生輸液依賴
寶寶生病輸液後,會比其他寶寶容易生病,而且再生病時吃藥就很難好,基本都需要輸液。這是因為輸液直接將入侵身體的細菌「消滅」,寶寶身體沒有形成抗體。另外過度輸液會讓一些病菌產生耐藥性,當寶寶因為這些病菌而生病時,吃藥和打針就比較難好,這時父母又會要求輸液,形成依賴。
危害五:安全隱患高
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的過程中被污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做好消毒工作,都有可能讓病菌進入身體里,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會使病菌隨著血液擴散至全身,引起敗血症等更為嚴重的後果。
02
遠離抗生素,您有更好的選擇
不論大病小病,習慣於依靠輸液的方法來治療,會嚴重削弱孩子的免疫能力。而孩子的免疫力也是需要鍛煉的,平時的一些小感冒啊頭疼腦熱,只要孩子通過自身能力恢復的,都會增加自身的抗病能力。而總是輸液,會讓孩子的免疫系統得不到應有的鍛煉,以至於孩子的免疫力就越來越低下。
乳鐵蛋白是母體中非特異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之一,是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14公斤牛奶中僅提取1g。乳鐵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和調節機體免疫等功能,被譽為"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對初生嬰兒的營養需求和生產發育極其重要。
乳鐵蛋白的好處:
一、乳鐵蛋白具有廣譜抗菌作用
二、乳鐵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
三、乳鐵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
四、乳鐵蛋白調節機體免疫反應
五、乳鐵蛋白調節胃腸道鐵的吸收
六、促進腸道中益生菌的生長
七、乳鐵蛋白能減少抗生素對身體的傷害
預防大於治療,遠離抗生素,從我做起!
以上內容摘選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