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2020年07月29日07:50:22 育兒 1932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寶寶天生就是可愛的,很多爸爸媽媽都發現,只要帶著寶寶出門,他們就自然而然成了人群的焦點。

連路人都會投來喜愛的目光,更別提家裡的親人了。玩遊戲、喂吃食、親吻,親友們會用很多方式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喜愛之情。

可有些方式並不恰當,表面上是在逗哄寶寶,娃也特別開心,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卻在折損孩子的健康。面對親友們的不當逗弄,你能做到直言拒絕嗎?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周末的不愉快插曲

上周末帶寶寶參加家庭聚會,我在廚房幫著媽媽和兩個姑姑備菜,客廳突然傳來寶寶「嘎嘎——」的大笑。起初我也沒放在心上,就想著誰那麼大能耐,把平時只會嘿嘿憨笑的寶寶逗弄的如此開心。

緊接著,不僅有寶寶的大笑聲,還有大人們的陣陣逗鬧「飛嘍——飛嘍——」。我實在耐不住好奇,跑出去一看,一身冷汗頓時被驚出來。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只見姐夫兩手抓著十七的胳肢窩,雙臂一抬,將十七拋在半空中 ,距離不高,十七落下來後又被穩穩地接住。

「別拋了!把十七放下!」哄哄鬧鬧的客廳被我一喊馬上安靜下來,幾個長輩的臉色也有些尷尬。我想不了那麼多,只知道這個動作對不滿一歲半的孩子來說很危險,一定要制止。

後來聽了我的解釋,姐姐和姐夫都表示可以理解,但媽媽仍有些埋怨我令大家難堪。但是在孩子安全的問題上,我與很多爸爸媽媽一樣,將之視為一切行為的底線,哪怕是自己的親友,做了存有安全隱患的行為,也要直言拒絕。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這些行為表面上是逗哄,實則在威脅孩子的健康

1)遊戲互動方面

①拋高、托舉旋轉

把寶寶拋高;一手托著頸部,一手抓住腳腕,將寶寶高高托舉後快速旋轉;直接抓住寶寶的雙臂轉圈的行為都十分危險。

危害:在拋起跌落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寶寶的頸椎脫位或半脫位。下落過程全靠大人接住寶寶,存在失手令寶寶跌落的風險,且落差的衝擊力也會損傷大人的手部。

托舉旋轉也有跌落風險,且快速旋轉會使寶寶的腦組織與顱骨相撞,影響大腦健康發育。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②讓寶寶騎在肩上

為了表達對寶寶的寵愛,很多家人都會讓寶寶坐在自己的肩上。這種行為很普遍,卻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危害:這個姿勢大人必須要牢牢抓住寶寶的雙手,才能保持平穩。一旦撒手,寶寶就可能向後仰,導致頸椎骨受損或者跌落。

2)日常護理方面

①隨意觸摸隱私部位

有些親人出於喜愛,會隨意觸摸寶寶的隱私部位(男孩受此殊榮的情況居多)。這其實是一種對寶寶極不尊重的行為。

危害:寶寶的隱私部位是很嬌嫩的,大人手部的細菌很多,隨意一撫,都可能讓寶寶感染。而且,這種行為會誤導寶寶產生「自己的隱私部位可以被人觀看、觸摸」的錯誤認知,不利於寶寶的相關教育。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②捏鼻樑

大部分寶寶的鼻樑都不明顯,隨著年齡增大才會逐漸拔高。可很多老一輩的親友並不熟知這一科學常識。有些還會特意捏捏寶寶的鼻樑,希望寶寶的鼻子可以長高,挺翹好看。

危害:寶寶鼻腔脆弱嬌嫩,大人一擠壓可能會讓鼻腔中的分泌物。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③親吻

親吻寶寶。是表達愛意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實際上,這種行為有很大的風險。

危害:我們平時使用的大部分化妝品都會對寶寶的皮膚產生刺激,皮膚敏感的寶寶可能因此而受傷。

另外寶寶的免疫力也比較低,口對口親吻健康風險非常大,特殊情況下甚至危及生命。家人一定要加強監管。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3)餵養方面

①逗引寶寶嘗酒

在聚餐吃飯時,一些家人會居於逗玩心態,用筷子頭蘸取酒液給寶寶嘗嘗,這種行為是極不可取的。

危害:酒精已經被確定為一級致癌物質。且寶寶的肝臟代謝功能還不完善,即使只是一點點酒都可能會引起酒精中毒,甚至影響智力發育。

②隨意給寶寶餵食

寶寶對吃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家十七就是個例子,兩眼可憐巴巴的望著你,讓人不忍心不喂一口。可十七是一個「敏寶寶」,對很多食物都過敏。

幾乎有一半的過敏幾率都是因為家人隨意餵食導致的,所以家人的隨意餵食就是我所特別忌諱的一點。

危害:擅自給寶寶餵食,風險是很大的。首先我們無法確定手中的這個食物孩子是否能吃,就算能吃不過敏,也可能因為食物的種類、形狀等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和發育。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要求他人,我們自己也要做到

其實這些行為的初衷,都是因為親友對寶寶的愛。在提醒別人時,我們自己也要保證不做這些危險的事。

有研究證明,哪怕寶寶還小,沒有形成長遠的記憶,但不記事時,寶寶所經歷的事情依舊會影響到他們今後性格的形成。

結語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通過這些帶有風險的行為來傳達。帶寶寶去戶外活動,與寶寶一起讀繪本、聽音樂,帶寶寶一起練習,有益於其大運動等其他方面發展的方式,同樣可以既安全又利於增進情感。

請不要對我的寶寶做這些事!坑害孩子的逗哄行為,你能直言拒絕嗎 - 天天要聞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還有哪些逗哄行為是危險的?你會直言拒絕親友們對寶寶採取有風險的逗哄方式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 天天要聞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外婆的巴掌響亮地在廚房裡回蕩,彷彿一記雷霆劈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站在門口,驚愕地看著這一切,手裡的菜刀差點滑落在地。「你這是幹什麼!?」父親的聲音如怒吼的獅子,一步跨進廚房,把我擋在了外婆和小輝之間。小輝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八歲。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 天天要聞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共情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能。我的理解是這種能力使一個人能夠通過他人的某種行為,去讀懂這種行為背後暗含的某種情感,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彼此感同身受。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人感同身受。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 天天要聞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一個總是將家裡弄得一團亂的「面對熊孩子」,許多寶媽可能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生無奈。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接招」並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行為習慣,成為一種挑戰。然而,通過採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寶媽完全有能力「治住」這種行為,為家庭營造一個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 天天要聞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社交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聯繫,提升溝通能力,還能夠增進自我認知,促進情感發展。因此,家長在孩子的社交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確保孩子獲得最大的收益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 天天要聞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她一個組的同事小張總是和她搶功勞。「我們同時進的公司,彼此關係非常好,私底下也算是朋友。結果上次開會彙報項目,我講了自己的方案,她一直打壓我的點子,去襯托她的主意有多好。」「不僅如此,她有時候私下也非常強勢,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