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位高的人,從不在瑣事上消耗自己

2024年06月15日23:40:19 育兒 9242
段位高的人,從不在瑣事上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不在小事上爭長短,

不在破事中計得失。

作者:洞見CC

看到一句話: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在物質的貧富,社會方面的境遇。

是內在的段位和層次,把人分出了偉大與渺小,優秀與平庸。

段位低的人,始終有著自己的局限,遇到一點事情,就容易被困於方寸之地,也容易在瑣碎中沉淪。

而段位高的人,其眼界、格局、氣度、胸襟,都非尋常人可比。

他們對於無關痛癢的瑣事,根本不會去勞心費神,而是會把時間投資給更值得的事情。

一個人的段位高低,就看他對待小事的態度。

1

段位越高的人,越不愛逞口舌之快

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倫敦時報》的主編維爾梅斯。

多年前她曾和一位同事負責晚間新聞的專欄。

同事能力不足,又脾氣暴躁,還經常貶低維爾梅斯的工作能力。

維爾梅斯因此十分討厭這個人,每天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和對方的爭吵上,專欄也做得一塌糊塗。

就這樣到了年末,原本有晉陞機會的維爾梅斯非但沒有得到獎勵,反而被領導約談警告。

第二個故事的,來自法國作家福樓拜。

福樓拜的著作《包法利夫人》出版之初,也曾引起很大爭議。

有人甚至指著他的鼻子臭罵:寫的什麼東西,不是荒誕,而是荒謬。

福樓拜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回道:你說得對,我回去好好閱讀一下,看看哪裡荒謬了。

朋友就問他,你為何不辯解一下?

福樓拜搖頭說:

《包法利夫人》已經在那兒了,爭不爭辯都不會改變什麼。

若那人對文學有點造詣,還能探討一二。可他一竅不通,只為找茬,何必辯解呢?

從這兩個故事,就可以很明顯看出:

一味與瑣事糾纏,只會讓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而真正高段位的人,卻不愛逞口舌之快,也不會在無謂的瑣事上消耗自己。

他們心裡很清楚,回應挑刺,回應負能量,只會讓自己也跟著沉淪。

對付那些故意挑事的人,最有水平的反擊方式,一定是不理會、不在乎。

只要你不在乎,他人縱有萬般手段也將無計可施,外界縱有萬種惡意也加諸不到你身上。

所以說,段位越高的人,身邊的破事越少。

遭遇非議時,與其急赤白臉地與人辯白,不如沉下心來,修鍊自己。

當你的段位達到了一定高度,不用多費唇舌,也可打壓住對方所有的囂張氣焰。

段位高的人,從不在瑣事上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2

段位越高的人,越不計較細枝末節

《菜根譚》中有言: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有些人很糊塗,在小事上喜歡斤斤計較,結果反倒讓自己痛失所有。

而那些厲害的人,總是以大局為重,從不會為了一些細枝末節,讓自己因小失大。

史書中記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戰火四起,哀鴻遍野。

劉秀於此時起兵,一舉擊潰了王莽,奪得天下。

戰後,他手底下的人清點前朝公文,發現了不少奉承王莽、貶低劉秀的上疏。

於是手下人立馬向劉秀稟告,並氣憤地說:

這些人暗地裡竟偷偷聯絡王莽,甚至大言不慚辱罵您,一定要嚴懲他們。

劉秀聽後,不僅沒有去追究,還當著前朝官員的面,把這些奏摺通通燒光了。

對於此舉,劉秀後來解釋說,只有這樣,才能「令反側子自安」。

結果不出劉秀所料,一顆心放下來的官吏們,自此死心塌地歸附劉秀。

他也因此穩住了朝局,牢牢將黃河以北廣大地區控制在了手中。

古人云: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人生中的很多災禍,其實就源於對小事不能忍、不能容。

與無關痛癢的小事糾纏,時間久了,它最終就會演變成摧毀你人生的破事;

學會抓大放小,不過於拘泥那些細枝末節,你才能留存精力,去做真正值得的事情。

周國平也說:一個人把心力全用在計較小事小非上,就沒力氣去考慮影響人生的大事。

你不妨學學那些高段位的人:不在小事上爭長短,不在破事中計得失。

當你修鍊出最有遠見的格局,細枝末節的小事便再也激不起你內心的波瀾。

段位高的人,從不在瑣事上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3

段位越高的人,越不會在瑣事上沉淪

人生中的諸多瑣事,其實就像一滴墨汁。

墨汁滴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落在大海里,大海依舊是那麼清澈。

為什麼?

因為兩者的胸懷不一樣。

只有胸懷寬廣、段位高深的人,在面對無盡的瑣碎時,才能始終保持平和,不為其所擾。

明代官員蔣性中曾有一次駕小船入城,身邊只帶了兩個隨從。

遇到潮水回落,船無法前進,於是蔣性中撐船,兩個隨從在岸上拉船。

這時,後面來了一個糞船,與他們的船撞到了一起。

糞船上的人見他們衣著樸素,張口就罵人。

兩個隨從見狀,厲聲喝道:這是給事中大人,是蔣老爹,你們豈敢無禮!

蔣性中一聽,立馬說道:哪裡來的蔣老爺,不要胡說。

隨後,趕緊催促僕人拉船離開。

走了很遠,隨從仍是悶悶不樂,嘴裡反覆念叨剛才的事情。

蔣性中便說道:一點小事,何必跟他們計較呢?我們還要趕著進城呢。

而在蔣性中為官期間,也正是他這副凡事不糾纏的心胸,讓他官運也是一路亨通,升到了二品。

並且活到了八十七歲,五世同堂,無疾而終。

余秋雨曾在《尋覓中華》中說: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事上沉淪。

一個人能把一生過成什麼樣,其實不在於命運的造化,而在於看事的高度,處事的格局。

段位高的人,就從來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耗費在瑣屑的事物上。

張之洞身材很矮小,他任湖廣總督時,有人就故意畫了一幅「三矮奇聞」的畫來嘲諷他。

下屬紛紛說要將畫家抓進大牢,張之洞卻說:不值得花心思。

之後,他就自掏腰包,讓下屬買回了那幅畫,平息了這場鬧劇。

看過一句話:一個人的遇事態度,是附加著沉沒成本的。

你為一件瑣事糾纏得越久,這件事對你的傷害就越大。

時間久了,你會煩、會累、會神傷,會一直消耗你自己。

而段位高的人,根本不會自尋煩惱,讓這些無謂的事情發生。

在紛擾面前,他們懂得給自己的人生加上一層金鐘罩。

這樣,即便世界再紛繁,於他也皆是浮雲。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了一個概念,叫「課題分離」

他說,人要學會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別人的課題。

別人冒犯你,攻擊你,指責你,那是別人有問題,是別人的課題。

而你的課題,是要將這些刺耳言論拋諸腦後,不去爭辯,不去回想。

要知道,世間萬事,不是你越爭論就越有理,越計較就對你越有利。

相反,它只會消耗你,拖垮你,讓你永遠走不出爛事的泥沼。

人生於世,應當有不計小非的智慧。

當你有一天,你也能停止在破事上爭論、拒絕在小事上做文章,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達到了更高的段位。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全網最小的網紅出現了,是誰?大家猜一猜? - 天天要聞

全網最小的網紅出現了,是誰?大家猜一猜?

黃一鳴的小公主,黃閃閃,其實閃閃還是很可愛的,這麼可愛的小公主,怎麼捨得不承認呢?全網都在搶著要養這孩子呢?誰不被這麼可愛的小寶貝吸引了呢!拋開別的不說,閃閃,肯定是上面的天使派來給她媽媽的,黃一鳴太幸運了,擁有這麼可愛的孩子!
父母的愛:助力孩子的夢想之箭 - 天天要聞

父母的愛:助力孩子的夢想之箭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來談談一段特別的關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支箭,而父母就是那張幫助箭抵達夢想之地的弓。在成長的旅途中,我們常常聽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樣的話語,但這句古老的諺語或許還可以有更深的理解。
佛說:正視孩子的光芒,你的孩子將一鳴驚人,願他們一順百順 - 天天要聞

佛說:正視孩子的光芒,你的孩子將一鳴驚人,願他們一順百順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個生命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獨特而耀眼。而在這萬千星辰中,我們的孩子更是那最獨特、最耀眼的存在。他們承載著父母的期望與祝福,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力前行。佛說:「千萬不要假裝看不見,你的孩子一鳴驚人了!
40歲也可以選擇做一個勇敢的女人,如果想做什麼,即刻行動吧 - 天天要聞

40歲也可以選擇做一個勇敢的女人,如果想做什麼,即刻行動吧

到了40歲是不是會突然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驀然回首,突然發現曾經的自己好傻,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都太稚嫩,不夠智慧。受限於自己的認知,而錯過了許多唾手可得的機會,錯過了最愛的人,錯過了最美的風景,錯過了最佳的育兒期……似乎覺得自己很失敗,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