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2025年06月21日10:00:06 育兒 2410
「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才明白,家族興旺從不是天降鴻運,而是代代相傳的善緣。

有些地方多走一步,子孫就多一分福澤;有些門檻多跨一次,家族就多一條活路。

正如作家柳青曾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往往緊要處只有幾步。」

腳步勤了,人情暖了,福根自然就扎深了。

別等老了空嗟嘆,趁著腿腳還利索,往這四個地方多走動,給兒孫鋪路,也是給自己積福。

「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 天天要聞


1、父母在處,常盡孝


古人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人過五十,父母已是風燭殘年,此時不盡孝,餘生只剩悔恨。

孝順不是給錢送禮,是放下瑣事陪他們說說話,聽聽他們的嘮叨。

父母在家才是根,根若枯萎,子孫便失了來處,福氣也斷了源頭。

孝道傳家,子孫有樣學樣;虧孝敗家,三代雞犬不寧。

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參是當時有名的孝子。

有一次,曾子到山裡砍柴,家裡忽然來了客人。

他母親年老體弱,一時手足無措,盼著兒子趕緊回來。

情急之下,母親用力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

此時,正在山中的曾子,心頭猛地一痛,預感家裡可能有急事,立刻放下柴火,飛奔回家。

一進門,看到母親無恙,才鬆了口氣。

母親告訴他:「家裡來了客人,我咬手指是想讓你快回來。」

曾子聽後,跪在母親面前,深深自責沒能及時侍奉左右,讓母親著急了。

這件事傳開後,人人都感嘆曾子孝心至誠,母子連心。

《孝經》有言:「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

孝順父母天經地義,是為人的根本,更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擔當。

盡孝不在錢財多寡,而在心到、人到。

父母在時多走動,走後墳前萬炷香不如生前一碗湯。

你今日如何待父母,明日兒女便如何待你。

孝道是代代相傳的香火,你親手續上,子孫才有暖可依。


「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 天天要聞


2、兒女小家,多幫忙


一位哲學家曾說:「父母的愛是最持久的紐帶,但不應成為枷鎖。」

人過五十,兒女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這時最怕拎不清:要麼當甩手掌柜,不聞不問寒了孩子的心;要麼指手畫腳,事事干預惹人嫌。

真正的幫忙,是雪中送炭的體貼,而非畫蛇添足的干涉。

你能給的,不該是自以為是的經驗,而是他們需要時伸出的那雙手、撐起的那片天。

兒女的小家安穩了,你的晚年才有真正的踏實可言。

近代大學者梁啟超,九個子女皆成棟樑,他的家教智慧值得深思。

長子梁思成與林徽因新婚不久,在東北大學艱難創辦建築系。

梁啟超深知創業維艱,常寄錢物接濟,解其燃眉之急。

但他寫信從不空談大道理,也不干涉具體教學或家事安排。

信里多是鼓勵:「汝夫婦能甘淡泊,至可嘉尚。」

當得知小兩口為節省開支,連傭人都捨不得請,親自操持家務以致影響工作時。

梁啟超並未直接派人去接管,而是適時匯去一筆「專款」,言明是「雇一妥當女工」之用,

既解決了實際困難,又保全了小兩口的體面和自主權。

梁啟超持續在精神與經濟上給予兒女們最堅實的後盾,卻始終恪守一條規矩:

建議可提,資源可給,但決定權永遠在兒女手中。

《戰國策》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人過五十,去兒女家勤走動,多看看,少指揮;多做頓飯,少講個理。

大事不糊塗時伸援手,小事不糾結時閉上嘴。

兒女的小家,是你血脈的延續,更是你餘生福氣的根基。

那份不干涉卻守護,不越界卻溫暖的自覺,才是留給子孫最厚的財富。


「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 天天要聞


3、貴人之地,留人情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人情往來,是千年古訓,更是安身立命的智慧。

那些曾於困頓中拉你、迷茫時點你的「貴人之地」,是福地,也是福田。

走動,不是為了當下能撈到什麼好處,而是念舊情,惜緣分。

人走茶涼是世態,常去添水是人情。

功利心太重,腳步就沉了,情分就薄了。

別等有事才登門,那叫利用;無事常敘舊,才叫情義。

晚清名臣曾國藩,出身寒門,初入翰林院時默默無聞。

幸得軍機大臣穆彰阿賞識,屢次提攜,方得嶄露頭角。

曾國藩步步高升,官至兩江總督,權勢滔天。

穆彰阿卻因事獲罪,罷官歸鄉,門庭冷落。

眾人避之不及,唯恐牽連,曾國藩卻年年必攜薄禮,親赴穆彰阿北京舊居拜年。

即便宅院破敗,他恭敬如初,仍稱穆彰阿為「恩師」。

幕僚勸他:「大人位極人臣,當避嫌。」

曾國藩卻正色道:「若無恩師當年提點,何有今日的我?人可失勢,情不可失義!」

他更囑咐長子曾紀澤:「穆家子孫,凡有難處,曾家必助。」

後來穆家後人求學、生計,曾家皆暗中扶持。

曾氏家族百年興旺,與其重情守義密不可分。

古人有言:「人生在世,貴在積緣。」

人活一輩子,靠的是情分鋪路,年輕時拼力氣,中年後拼人脈。

你今日拉別人一把,明日困頓時才有人伸手。

別嫌走動費神,人情賬戶存得厚,子孫的路才走得寬。

冷落故交,等於斷了後路;常念舊情,福氣自然綿長。


「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人過五十,多去這幾個地方走動 - 天天要聞


4、貧寒之處,去點燈


《朱子家訓》有云:「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人往高處走是本能,往低處看則是修行。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冷眼旁觀苦命人,折的是自家福祿;伸手扶起跌倒者,攢的是子孫功德。

人活一世,福報不在金山銀山,而在你肯為暗處的人點一盞燈。

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年輕時家貧,在天津嚴氏家塾教書謀生。

嚴修見他才華出眾,資助他赴日本留學。

學成歸國後,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特意設「貧寒子弟獎學金」。

有年寒冬,學生於乃文衣衫單薄,瑟縮著抄書賺生活費。

張伯苓連夜提油燈家訪,見茅屋漏風,於母咳血卧病,當即免了學費,還掏錢請郎中。

於乃文後來成為地質學家,在南開設「伯苓助學金」。

二十年後,張伯苓孫子下鄉插隊,恰被分到於乃文老家。

老鄉們聽說是恩人之後,搶著送糧送衣。

隊長感慨:「這娃祖上點的燈,如今照到他身上了。」

古人有言:「善人種德,降祥於天;惡人積怨,禍延子孫。」

人活一世,福禍相依。

今日你眼中微不足道的援手,也許正是明日他人絕處逢生的階梯。

貧寒子弟缺的不是志氣,往往只是那一點光亮,一絲機會。

及時的幫扶,照亮的是他們眼前的路,溫暖的是他們的心。

最終,這光會反射回來,照亮子孫後代的康庄大道。

莫嫌燈小,能照亮一隅也是功德。

老話常說:「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

究其根本,是教人莫忘根本、莫斷人情、莫失道義、莫吝善行。

邁開腿走的是路,俯下身修的是德。

這四地走得勤,走得真,子孫的福路自然越走越寬。

莫問前程幾許,且看腳下功夫。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從故事到AI故事,凱叔講故事產品形態再進化 - 天天要聞

從故事到AI故事,凱叔講故事產品形態再進化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王曉妍隨著精細化育兒理念深入與智能場景需求爆發,中國母嬰產業迎來內容價值重構的關鍵節點。7月16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人潮如織,為期三天的「第二十四屆CBME國際孕嬰童展」(以下簡稱2025 CBME)正式啟幕。
今天的孩子為什麼依然需要出去看世界? - 天天要聞

今天的孩子為什麼依然需要出去看世界?

文/周成剛(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趙琳在全球化浪潮與人工智慧深刻重塑世界的今天,「走出去看世界」對於年輕一代的意義,從未如此重要。作為深耕國際教育多年的從業者,我想結合歷史與現實,說說為什麼當下的孩子依然需要走向世界——這不是崇洋媚外的選擇,而是文明發展與民族進步的必然。從玄奘西行...
男士補精力、產後養腰桿!這道湯燉1小時,把「勁」補回日常里 - 天天要聞

男士補精力、產後養腰桿!這道湯燉1小時,把「勁」補回日常里

男人工作一天累癱在沙發,腰背僵硬彷彿生鏽的齒輪;產後媽媽彎腰抱起孩子時,腰桿深處傳來一陣酸軟……這些熟悉的疲憊感,都在悄悄提醒你:身體的「本錢」該續費了!別急著翻瓶瓶罐罐,廚房就是你的「加油站」!一碗湯,小火慢燉1小時,就能把「勁」悄悄燉回
AI數據非「免費午餐」!北京首例AI侵犯著作權案4人獲刑 - 天天要聞

AI數據非「免費午餐」!北京首例AI侵犯著作權案4人獲刑

「他們這和偷有什麼區別?」原創插畫師張某發現,網路平台上有人將自己的作品通過AI軟體進行細微篡改,然後做成拼圖銷售。因為拼圖與原圖看上去「如出一轍」,讓許多消費者誤以為是正版。張某起訴侵權人並要求下架侵權商品。近日,通州法院審理並判決本市首例AI侵犯著作權案,4人獲刑。AI製圖、AI作文、AI「二創」……如今...
她「撿」到了娃,「熊孩子」花式被卡,近期這些事故頻發,家長需提高警惕 - 天天要聞

她「撿」到了娃,「熊孩子」花式被卡,近期這些事故頻發,家長需提高警惕

近日上午家住寧海縣越溪鄉的王女士(化名)像往常一樣早起在路上散步發現一名小女孩一個人在路上東張西望周圍卻沒有家長的身影「小朋友,你爸爸媽媽呢?」放不下心的王女士立即上前詢問小女孩看到陌生人有些害怕一直哭泣著因擔心小女孩的安全王女士立即向路面執勤的越溪派出所輔警金振朝求助希望能幫忙找到她的家人「小朋友...
高考後要萬元手機,女兒一句氣話,父親送外賣的手在抖 - 天天要聞

高考後要萬元手機,女兒一句氣話,父親送外賣的手在抖

高考一結束,我家樓上的姑娘就沖父母要錢。說是要買七千塊的手機,還要出去旅遊,總共要一萬二。她爸一聽就急了,說家裡條件不允許,兩人當場就吵起來了。姑娘坐在沙發上刷手機,跟同學比來比去。她說班裡一半人都換了新手機,還能坐飛機旅遊,自己呢,手機用
警惕。你以為的遛娃天堂,實則是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警惕。你以為的遛娃天堂,實則是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

商場遊樂場的彩色球池裡,每顆塑料球都附著著120倍超標的細菌——這是2025年暑假最危險的親子遊戲,呼和浩特寶媽用孩子高燒39度的代價驗證的事實。當年輕父母還在追捧"室內遛娃真香"時,兒科診室的走廊已擠滿在海洋池感染手足口、於噴泉邊染上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