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老人要記住: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

2025年02月16日22:20:37 育兒 6688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年輕人對地方風俗,已經慢慢淡忘了。

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很多年輕人在老家出生,卻頂多算半個老家人。

俗話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作為老人,無法給子孫直接帶來財富了,但是可以藉助過年,把好的習俗傳給子孫,也算是增加了精神財富。

以下幾個地方,老人帶著子孫去走動,留住了感情,也給家庭留了後路。

過年時,老人要記住: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 - 天天要聞

01

第一,多去年邁的長輩家,傳遞孝道。

明朝時,哲學家王守仁去寺院參觀。

他看到一個和尚,坐在佛像前,一動不動。

他詢問:「您家人尚在?」

和尚回:「老母健在。」

他又問:「想老母么?」

和尚怔住了,說:「骨肉相連,哪有不想?」

王守仁喃喃自語:「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里拜靈山。」

和尚愧疚萬分,收拾行李,回家伺候母親去了。

是啊,把老父母丟下,卻到寺院去祈福,求發財,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總有人,過年找了一萬個理由,不會回老家。老父母也託付給了兄弟姐妹。

但是他一溜煙,帶著老婆孩子,就去了千里之外的風景區,遇到寺院就捐獻香火錢,遇到乞丐就施捨。他以為,這樣能帶來好運氣。

總有人,過年的時候,懶得去長輩家,而是去找狐朋狗友打牌。

「百善孝為先」,你不去孝順老長輩,卻去孝順是菩薩,菩薩應該是會搖頭的,也不會保佑你。

也許老長輩對你不夠好,但是他們一定在某些時候幫助過你,鼓勵過你。

就算長輩不是那麼好,但是你和他們是血脈相連的,你把幫他們,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要什麼都當成交易。

過年了,老人一定要帶著子孫去孝順更老的人,輩分更大的人。這就是言傳身教。

02

第二,多去對家庭有恩的人家,一生報恩。

你信不信:幫你一次的人,也會幫你第二次。

願意幫你一次的人,一定在你面前很善意的。他們見不得你落難,也希望你過得更好。

你信不信:幫助你父母的人,也會幫助你。這就是世交。

很多的世交,是可以延續幾代的。

在農村,一些人互相認老庚、乾爹、結拜兄弟等,其子孫三代,都會互相走動。互相幫忙,都是不要花錢的。

我們報恩,是要送禮,耗費時間和錢的,但是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就算恩人沒有能力再幫助你了,但是你的名聲會變好,人品會更好,從而社會上的人,都願意親近你,也就帶來了「名片效應」。

老人帶著孩子去報恩,這是弘揚社會正能量,也是給子孫最靠譜的人脈資源。一舉多得。

過年時,老人要記住: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 - 天天要聞

03

第三,多去經商的親友家,學習謀業。

很多人以為,帶著孩子去圖書館,能夠過一個不一樣的年。

其實,真正的學習,是在社會上,是「實踐出真知」。

向實踐很厲害的人學習,比單純看書,更有用。

過年了,很多外出打工,創業的親戚朋友,回到了老家;一些在本地謀業的人,也有了休息時間。

這時候,老人帶著子孫去拜訪謀業成功的熟人,一定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我的一個老表,在長沙做調味品生意。他和很多大酒店的經理,都混得熟;對於網路銷售,也非常有經驗。

過年的時候,很多親戚就去老表家。有人學會了如何開網店,打開農產品銷售渠道;有人被介紹去了長沙的酒店打工;還有人在本地開店,也增加了調味品專櫃。

致富,其實是一個過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們不要什麼都靠自己去摸索,有一些可用的經驗,是可以直接用的,少走彎路,也能彎道超車。

04

第四,多去窮苦的讀書人家,冷廟燒香。

北宋初年,呂蒙正和母親被父親趕出家門,日子非常窮困。

過年了,呂蒙正去親戚家借東西。

親戚都擔心呂蒙正還不起,就拒絕了。

多年後,呂蒙正高中狀元。

呂蒙正風風光光回家的時候,親戚們都來圍觀,個個說自己如何幫助呂蒙正,做了什麼好事。

呂蒙正沒有理會親戚,只是在門口貼上對聯:「舊時饑荒,內親外戚無人雪中送炭;今科僥倖,張三李四皆來錦上添花。」

親戚們見狀,面紅耳赤,灰溜溜地離開了。

當然,攀高踩低的親戚也不能跟著呂蒙正混,也撈不到任何好處。

做人啊,要看遠一點。但凡有出息的窮親戚,都要去幫一把。

有一種很高明的社交,叫「冷廟燒香」:別人落魄的時候,拉一下;人家發達了,你的好處少不了。

一般讀書人,未來前程不錯,這是明擺著。為什麼不去幫忙呢?

過年了,老人帶著子孫去幫窮親,給他們一定的學費,那是功德無量。也是最長久的人脈。

過年時,老人要記住:四地多走動,子孫才會富 - 天天要聞

05

過年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走親戚,也不想被親戚打擾。

但是我們不要一概而論,要學會選擇一些有溫度的親戚,有價值的親戚,互相走動。

作為老人,要注重拜年習俗的傳承,根據實際情況,讓子孫做一些好事,也得到一些好處。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過年了,選擇好地方走一走,就是尋找快樂。

往後餘生,跟對人,做對事,發大財。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高品質托育服務呵護最柔軟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高品質托育服務呵護最柔軟的群體

居住在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周邊社區1-2歲適齡幼兒的家長們開心地得知了一條好消息:幼兒園將開展「童萌新體驗 社區開放日」公益親子課堂活動。為家長提供系統學習育兒知識的機會,解決育兒困惑,通過遊戲化適應課程,促進兒童身心發展提升,幫助社區適齡
人啊,別怨,別恨,別想太多,你就贏了! - 天天要聞

人啊,別怨,別恨,別想太多,你就贏了!

很喜歡楊絳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
百度副總裁因女兒「開盒」他人道歉,別讓飯圈陋習害了孩子 - 天天要聞

百度副總裁因女兒「開盒」他人道歉,別讓飯圈陋習害了孩子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近日,多名網友發帖稱,一名微博網友自2024年以來,多次在飯圈「開盒」素人。3月上旬,其參與對一名孕婦網友的開盒網暴,同多人一起曝光對方工作單位並私信其丈夫進行辱罵,而根據該網友自己所發的微博信息,她疑似為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網友發帖控訴素人孕婦被「開盒」(來源:微博截圖)3月17日...
做人無舍,必無所得(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做人無舍,必無所得(深度好文)

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什麼是舍?什麼是得?捨得對他人微笑,得到的會是友誼;捨得對他人寬容,得到的會是大氣;捨得對他人誠實,得到的會是朋友。只有捨得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得肯定就不會得到了。做人一生,切不可讓過多的慾望堵塞心智,蒙蔽了雙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