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是不是金庸筆下最厲害的主角?不好說,但他應該算是金庸筆下人氣最高的主角,畢竟《神鵰俠侶》就是金庸最出圈的一部作品,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部以「情」為主題的作品中,龍楊二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情為何物」。
不過龍楊二人的故事中也有一些讓人不解的地方,比如楊過對甄志丙(舊版中的尹志平)的態度。

(楊過、小龍女、甄志丙劇照)
作為男人,他面對這個曾經欺負過自己心愛女人的男子,為何表現得那麼冷靜?他為何不殺甄志丙?僅僅是因為楊過為人大度?
真相或許並非如此。
一、過於淡定的楊過
「甄志丙事件」可以說是《神鵰俠侶》劇情的轉折點,原本楊過和小龍女一直都生活在活死人墓中,幾乎與外面的世界沒有交集,故事該如何繼續都成問題,而「甄志丙事件」則直接讓他們產生誤會,繼而分道揚鑣,闖蕩到了外面的世界。
說來金庸也當真是心狠,哪怕要推動劇情,也大可不必如此呀。
無論如何,甄志丙事件對小龍女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哪怕金庸沒將那段劇情直觀地呈現出來,只是用三言兩語一筆帶過,但小龍女手臂上消失的守宮砂卻不會撒謊,她確實是失了貞潔。
可悲的是小龍女一開始還以為是楊過對她做出那般行徑,還不願負責,也正因為如此,事後當她得知了真相,自然會格外痛恨甄志丙。
所以後來她一路追隨甄志丙直至重陽宮,只是不知是她覺得那道人也算是她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還是她見那道人為她攔下了金輪法王的殺招,覺得對方良心未泯,她始終是沒對那道人痛下殺手。

(小龍女、甄志丙劇照)
無論小龍女是怎麼想的,楊過不該不殺那道人才是,畢竟自己心愛的女人被傷害,他有什麼理由說服自己不找那道人報仇?
當然,小龍女確實是阻攔了楊過,書中是這麼寫的:「小龍女向他凝望片刻,見他道袍上鮮血淋漓,臉上全無血色,不由得萬念俱灰,顫聲道:『過兒,我那日給歐陽鋒點中穴道,動彈不得,清白為此人玷污,縱然傷愈,也不能跟你成婚了。但他……但他捨命救我,你也別再難為他。總之,是我命苦。』她心中光風霽月,但覺事無不可對人言,雖在數百人之前,仍將自己的悲苦照實說了出來。」
但任何一個正常男人在那一刻都難免會變得「什麼都聽不進,滿腦子只想復仇」的狀態,所以楊過此時選擇什麼都不做,只是帶著小龍女離開的決定,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那一刻的楊過到底在想什麼?
或許小龍女先前與公孫止的一段經歷就能給你答案。
二、小龍女與公孫止
在重陽宮大戰之前,小龍女其實還在絕情谷中有過一段遭遇,那遭遇對於楊過而言,其實比「甄志丙事件」更令他難受。

(小龍女、公孫止劇照)
是的,畢竟楊過可沒有目睹「甄志丙事件」的發生,他只是在事後聽聞此事,那事件的衝擊力就沒那麼大了。
而「絕情谷事件」卻是發生在他眼前。
當他身中情花毒之後,那公孫止便以交出絕情丹為籌碼,逼迫小龍女與自己洞房,小龍女為救楊過的命,自然是無可奈何。
此時書中是這麼寫的:「(公孫止)點頭道:『你能回心轉意,於大家都好。今晚你我洞房花燭之後,明日一早我便取葯救他。』小龍女道:『你說過了的話不算數,你先給他治好傷。』谷主嘆道:『柳妹,你也太小覷我了。好容易才叫你答允,你實非真心情願,我就再蠢,也豈能不知?難道我先能給他治傷解毒么?』轉身出門。」
這傢伙當真是無恥,讀者尚且恨得咬牙切齒,楊過作為小龍女的愛人,自然更是痛恨他了。
可你看楊過此時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楊過、小龍女劇照)
書中只道:「過了兩個時辰,已是午後,一名綠衫弟子端著盤子走進來,盤中裝著四個無酵饅頭,說道:『谷主今日新婚大喜,也讓你好好吃一個飽。』將盤子放在漁網之側,他手上密密層層的包著粗布,唯恐為情花所傷。楊過伸手出網,取過四個饅頭都吃了,心想:『我既要和這賊谷主廝拚到底,便不能作踐自己身子。』那弟子笑道:『瞧不出你胃口倒好。』」
他似乎完全沒想明白小龍女這十個時辰會經歷什麼,只是覺得自己應該填飽肚子,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與這谷主死斗一番,居然還吃了四個大饅頭,就連公孫止的弟子也覺得這哥們的腦迴路異於常人。
所以楊過為何會如此?
答案或許很簡單,就因為他對於男女之間那些事,其實是一竅不通的。
三、單純的楊過
楊過有多單純?
當年他為陸無雙接骨的時候,也一度因為陸無雙的美貌以及當時那曖昧的氣氛而一度意亂情迷,可即便氣氛都已經烘托到那份上了,楊過也依舊沒有做出越格的事來,只是安心為陸無雙接好骨。
後來他與小龍女洞房成婚之後,二人也僅僅只是走了個流程,並沒有真正的做一回夫妻,他們這夫妻關係甚至都可以說是有名無實的。

(楊過、甄志丙劇照)
這些細節都說明了一件事,楊過這小子確實是單純至極,自幼沒了父母在身邊,根本沒人教他情愛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與愛人相處,自然不知道小龍女經歷的那些意味著什麼。
所以從表面來看,楊過是不在乎小龍女,其實真相是他太過單純。
不過龍楊二人是真愛,這些遭遇似乎也不會對他們的感情造成任何影響,金庸恰好藉此展現真情可貴,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