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2025年02月08日11:20:19 育兒 2333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

與人交流時,總是接不上話;

一開口就緊張,在很多人面前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話沒什麼邏輯,在跟人溝通時,常常是詞不達意……

其實,這些都是表達力欠缺的表現。

羅振宇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強的人,與任何人都能聊得來,自然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青睞。

反之,不會表達的人,只會讓自己的努力大打折扣,也會把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能力不錯,就是輸在了不會表達上。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表達力,那就從這6件事去訓練自己,然後驚艷所有人。

1

大量閱讀

好口才是怎樣練成的?

張雪峰在一則視頻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多讀書。

古人也常說,開卷有益。

只要你靜下來日復一日地閱讀,這些所學所得,就能為你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素材,讓你的談吐富有學識。

此外,閱讀還可以拓寬視野,提升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你的語言表達更加有深度和見地。

三毛曾說:

「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

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當你看的書多了,腦袋裡就不再空空如也,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會有質的提升。

推薦書單: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2

看優質節目

看優質節目有什麼意義?

有人是這麼說的:

「我喜歡觀看一些訪談節目,是因為在嘉賓們的深度對話中,我們能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此外,他們獨到的思考和見解,還能讓我們用更多元的視角思考生活、事業等各種問題,激發我們反思自己,獲得進步和成長。」

畢竟,人生最快的學習途徑,除了閱讀,就是聽高人指路。

聽得多了,我們便也能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見解,說出一些頗有深度的言論。

推薦節目: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3

看優質電影

電影《綠皮書》里有一幕非常經典的情節,是鋼琴家雪利,教糙漢利普給妻子寫情書。

利普一開始寫的是:

「我寫信的時候,正在吃薯條,我覺得有點兒渴了,我把襪子洗了,然後放在電視上晾著……」

這啰啰嗦嗦的一大堆,讓雪利疑惑不已,問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利普說,就是我很想她之類的。

雪利搖了搖頭,說你應該這樣寫:

「親愛的德洛莉絲,當我想你時,我想起了愛荷華州美麗的平原……

與你相愛是我做過最輕鬆的事,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

這話一出,不識幾個大字的利普都直呼非常浪漫,而他妻子收到這封信後,更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就是會表達和不會表達的區別。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如利普一般,不會說好聽又言之有物的言論,也不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就不妨多去看一些經典電影和精彩演講,當你試著去記住其中的經典語錄,並為之深深共鳴。

總有一天,你也可以借著別人的台詞,說出自己的故事。

推薦電影: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4

看TED演講

TED,是全世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演講平台。

在這個平台里,有全球眾多的精英在裡面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

自1993年創辦以來,它就以敏銳的觀點、幽默的語言,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觀眾。

TED現任掌門人克里斯·安德森都說:

「這些演講驚奇的地方在於,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啟發人們的思想,治癒人們的心靈。」

相信看完了下面這些演講,你也開闊眼界、提升認知,從而自信地表達自我。

推薦演講: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5

看紀錄片

很多時候,人們不會表達,是因為知道得不夠多,了解得不夠廣。

試想想,一個沒有見過沙漠廣闊的人,如何能描述出它的雄奇與壯闊?

一個不曾深入了解歷史的人,如何能知道它的淵博與厚重?

一個不知道深度思考為何物的人,又如何能說出富有深意的言論?

見識,決定了人的表達。

如果你想補齊這塊短板,那就去多看紀錄片。

它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提升我們的認知。

或許,它不會立竿見影地提升你的表達力。

但只要你願意潛心學習,假以時日,你將發現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表達更加有力,邏輯更加清晰。

推薦紀錄片: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6

看辯論賽

著名脫口秀辯手黃執中,一向以會說話聞名。

在書籍《好好說話》中,他講過這樣一句話:

「話,是說給人聽的。好好說話,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

那如何好好說話呢?

可以多看辯論賽。

看辯論賽不僅可以讓一個人的反應變快,還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

當思辨能力提高了,那在生活中不論遇到什麼問題,你都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去思量。

而後,根據不同的場合,說出不同的觀點來。

這7場辯論賽,觀點犀利,精句頻出,可以說是辯論賽中的神仙打架賽場。

多看看他們是如何輸出自己觀點的,我們也能改變自己詞不達意的窘境,變成一個妙語連珠的說話高手。

推薦辯論賽:

表達力差的人,建議你去做這6件事 - 天天要聞

林語堂在《說話的藝術》中提到:

「說話等於表達,但是要表達好一句話,是需要聰明才智的,倘若說不好,就很容易得罪人。」

也就是說,想說好一句話,並不是那麼容易。

它需要人有豐富的見識、快速的反應和洞悉人心的能力。

所以說,學會表達,才是我們需要用一生修鍊的本領。

往後的日子,從這6件事做起,精進自己的表達力。

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也能養成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實現人生的逆襲。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 天天要聞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嗨,大家好呀!我是浩源媽媽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總能把"我不會"變成"我來試試",而有些孩子遇到小事就往後退縮?​​哈佛大學20年追蹤研究揭示:孩子成長的分水嶺,往往藏在父母日常的"語言魔方"里。那些被科學驗證的成長型語言,就像神奇的種子,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 天天要聞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黃醫生,孩子快中考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還是不集中。聽說現在有一種『聰明葯』,吃了後注意力就集中了,給我開一瓶吧!」寧海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黃敏輝說,最近一周有4名中高考孩子的家長前來詢問「聰明葯」。黃敏輝提醒,這種所謂的「聰明葯」,並非如家長們想像的那般神奇,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 天天要聞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一位航天集團職工的分享,撕開了職業奉獻與家庭經營間的矛盾缺口。他為航天事業常年駐守發射場,卻三次被妻子以「喪偶式育兒」為由提離婚,家庭關係陷入僵局。 從男方看,他自覺為家庭經濟付出,工資全交、長輩幫襯帶娃,妻子卻「不知足」。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 天天要聞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親愛的寶子們!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三日,也是民間信仰中 "洪聖大王" 祝融的誕辰日。這個傳承千年的 "火神節",不僅承載著先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蘊含著一套完整的飲食文化體系。通過 "吃三樣,忌三樣" 的傳統習俗,我們既能體驗舌尖上的文化密碼,又能在科學視角下重新
明星夫婦自曝:兒子突然確診! - 天天要聞

明星夫婦自曝:兒子突然確診!

近日女演員雅琦在其視頻賬號上分享育兒日常並透露她與香港TVB演員李子雄所生的兒子糖豆曾患抽動症作為媽媽的雅琦第一次感到了害怕此消息一出,引髮網友熱議也讓更多人關注到兒童抽動症這一疾病女演員焦慮:兒子患抽動症頻繁聳鼻子、挑眉毛等雅琦在視頻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