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應對低生育挑戰初見成效 2024年出生人數9年來首次增長

2025年02月08日06:50:13 育兒 1985

韓國應對低生育挑戰初見成效 2024年出生人數9年來首次增長 - 天天要聞

  1月9日,在韓國首都首爾,人們在低溫中出行。 (新華社發)

  近年來,韓國因出生率持續下降而被稱為「超低生育率國家」。根據韓國統計廳的數據,2023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72,創下歷史新低。然而,今年年初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韓國2024年的出生人數出現了9年來的首次增長,這一變化令韓國在應對低生育率的挑戰中重見曙光。

  根據韓國行政安全部的統計數據,2024年韓國新生兒登記數量為24.23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7295人,增幅達3.1%。這是新生兒登記數自2016年達到41.19萬人峰值後,8年後首次出現反彈。

  專家認為,2024年韓國新生兒登記數難得一見的正增長,與韓國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出緩解年輕家庭經濟壓力並營造更有利婚育環境的一系列政策不無關係。尤其是去年全面實施的經濟支持政策,被認為是此次出生人數回升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2024年初,韓國保健福祉部宣布大幅提高對2歲以下嬰幼兒父母的補貼,藉此進一步鼓勵生育。據韓國媒體報道,按照新政策,家中有1歲以下嬰兒的父母每月可以獲得100萬韓元補貼,這些資金主要用於醫療、生活和早期教育開支;撫育1歲至2歲幼兒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萬韓元補貼。

  地方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力度更大。以首爾市去年新生兒增長率最高的江南區為例,區政府對於新生兒父母將提供200萬韓元特色事業生育養育支援金和最多100萬韓元的產後健康管理費,加上中央政府和首爾市政府的各項補貼,新生兒父母拿到的補貼總額高達790萬韓元。這些政策直接減輕了年輕父母的經濟負擔,讓他們在生育決定上減少了後顧之憂。

  同時,住房政策的優化進一步助力年輕家庭的婚育決策。在房價高昂的首爾、釜山等大城市,政府為新婚夫婦提供低息貸款和租賃補貼,緩解了高房價對年輕人婚育意願的限制。許多此前因經濟壓力推遲生育計劃的年輕人,藉助這些政策得以邁出人生下一步。

  在工作與家庭平衡方面,韓國政府實施了重要改革。從2024年開始實行的政策規定,父母雙方可分別享有長達1年的帶薪育兒假,政府將對企業提供補貼以彌補員工休假期間的經濟損失。這一政策不僅減輕了母親獨自承擔育兒責任的負擔,還促使更多男性參與到育兒中來,推動家庭角色的重新分配。此外,企業逐步推行彈性工作制和遠程辦公模式,為育兒期家庭提供更多便利。這種政策的實施,明顯提高了年輕家庭的生活質量,並增強了他們對未來的信心。

  除了政策層面的支持,社會文化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生率回升。長期以來,韓國社會存在「育兒是女性責任」的傳統觀念,這讓許多女性在職場與家庭之間面臨兩難選擇。然而,近年來性別平等觀念提升逐漸改變了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男性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尤其是在育兒方面,這緩解了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心理壓力。此外,政府通過媒體和宣傳活動積極倡導「家庭價值觀」,塑造了更加開放和支持的社會氛圍。例如,一些企業開始推行「育兒爸爸獎」,鼓勵男性主動使用育兒假。這樣的文化轉變不僅有助於改善性別不平等問題,還為更多年輕夫婦創造了更寬鬆的育兒環境。

  經濟回穩也是出生率小幅上升的關鍵原因之一。2023年,韓國經濟溫和復甦,青年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市場的穩定為年輕人提供了經濟保障,尤其是在高房價的首爾和其他大城市,房價漲幅放緩進一步增強了年輕家庭的經濟信心。與此同時,疫情後的「補償性生育效應」也在此次出生人數增長中起到重要作用。疫情期間,許多人的婚育計劃被迫推遲,目前這部分積壓的需求逐步釋放,直接推動了出生人數實現短期增長。

  儘管2024年韓國出生人數有所增加,但從長遠來看,這一數據並不足以扭轉低生育率帶來的挑戰。韓國的人口總數依然呈下降趨勢,截至2024年底,韓國總人口為5121.72萬人,比2023年減少了10.81萬人,這已是人口連續5年減少。與之相比,出生人數的增幅仍顯得微不足道。

  韓國專家認為,2024年出生人數的回升是積極信號,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一趨勢轉化為長期的出生率提升。政府應繼續加大對教育、住房和醫療領域的投入,減少年輕家庭在這些方面的經濟負擔。同時,還需要在企業文化和社會觀念上持續推動變革,為韓國女性創造更友好的工作環境,使她們能真正實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經濟日報駐首爾記者 楊 明)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 天天要聞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一場「孕假風波」引爆輿論2025年7月,雲南紅河縣文旅局一名女員工在社交平台自曝「懷孕期間請假2個月,老公是市裡副處級領導」,並稱「領導很好,把工作分給合同工」,瞬間點燃全網怒火。圖片來自大河報此貼一出,瞬間引髮網友怒斥:「拿著納稅人的錢躺平,還炫耀老公是領導?這哪是懷孕,是懷了『免死金牌』!」圖片來自微...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進入 小暑的第三天,農村俗語「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氣象諺語,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日期的單雙數,來預測秋季氣溫的變化趨勢。這句諺語看似簡單,卻凝結了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的經驗智慧。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著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著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著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