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疼愛孩子,那是人的天性,這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也屬於是「自然規律」一般。
比如《天龍八部》中,那葉二娘堪稱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被他害得殘破不堪的家庭不知有多少個,可當她得知虛竹是她的親生骨肉之後,也展現出了柔情的一面,她可以為了孩子放棄一切。
也正因為如此,《神鵰俠侶》中,郭靖夫婦對於兩個女兒截然不同的態度,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郭襄、郭靖劇照)
為何即便是作為母親的黃蓉,也只偏愛郭芙?那郭靖對郭襄的態度就更是冷漠了,難道郭襄不是他們的親生骨肉?其實金庸早已把真相藏在細節之中。
一、黃蓉的偏心
黃蓉有多偏心?
郭芙這妮子初登場時就是一副大小姐的模樣,她見到楊過的時候,就表現得十分嫌棄,說是:「那少年跟了她過去。郭芙瞥見他手掌漆黑,便道:『你手這麼臟,身上還要臟,我不跟你玩。你摘的花兒也給你弄臭啦。』那少年冷然道:『誰愛跟你玩了?』大踏步便走。」
郭芙會變成這般模樣,自然是郭靖夫婦慣的,事實上從後來的經歷也不難看出。
那郭芙斬斷了楊過的一條手臂,郭靖斥責郭芙不對時,黃蓉也表現得十分護犢子:「黃蓉大聲道:『芙兒有什麼不好了?她心疼妹子,出手重些,也是情理之常。倘若是我啊,楊過若不把女兒還我,我連他的左臂也砍了下來。』」
好似楊過的命就不是命一般,黃蓉對郭芙當真是溺愛。

(黃蓉、郭芙劇照)
對郭襄呢?
別人說的不算,郭襄自己的態度或許就能說明問題,後來她就向楊過有過這麼一番吐槽:「我做了錯事,爹爹媽媽問起,我從不隱瞞,給爹媽責罵一場,也就完了。否則撒個謊兒騙了過去,自己後來反憋得難過。這一次我悄悄出來,爹媽知道了定要生氣,可是已經出來了,我也不會瞞著不說。」
顯然,郭襄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如同姐姐那般的寵愛,父母對他只是放養。
不過僅僅只是如此的話,還不足以證明郭靖和黃蓉的偏心,更過分的,其實是郭靖的做法。
二、郭靖的絕情
在家中打罵,那都只是小事,後來的郭靖居然咒罵郭襄,說巴不得讓她去死,那才真叫過分。
事情的起因是郭襄私自外出尋找楊過,繼而落入金輪法王手中,成了蒙古一方的人質,正常做父母的自然會心急如焚,然而郭靖的態度不似一般人那般。
書中只道:「郭靖聽得楊過在谷底失去蹤跡,連連追問端詳,待聽黃蓉說完,皺起眉頭,拍腿怒道:『蓉兒,這可是你的不對了,過兒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不再理會?』……只恨恨地道:『郭襄這小娃兒成日闖禍,倘若過兒有什麼好歹咱們心中何安?讓這小姑娘給蒙古兵燒死了乾淨。』」
要知道,這話是一燈大師打圓場,勸說郭靖莫要激動,救人要緊之後,他才低聲說出來的。
正常父母都是嘴上抱怨,心裡焦急,可郭靖卻偏要低聲說這麼一句只有自己聽得到的話,這便說明他是打心眼裡這麼認為,不僅僅只是一句氣話而已。

(郭靖夫婦劇照)
他何至於此?
或許郭襄在嬰孩時期的那段經歷就是答案。
讀過原著的人都應該知道,郭襄曾被小龍女擄走,後來又落入了李莫愁手中。
而這段經歷也讓郭襄的命運存在變數,就因為當時的她還只是身處襁褓中的嬰兒,是十分脆弱的存在,無論是小龍女還是李莫愁,其實都沒有餵養孩子的經歷,她們沒有母乳,該如何讓這孩子吃飽?李莫愁的做法是喂豹子奶,但這明顯是缺乏常識的做法,嬰孩是否能適應那豹子奶?會否過敏,甚至身亡,都有可能。
李莫愁遇上的問題,小龍女自然也遇上過,一個嬰孩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真正的郭襄極有可能已經在被偷走的過程中被折騰死了。
至於後來這孩子是誰,完全有可能是個替代品。

(李莫愁劇照)
比如後來黃蓉找到李莫愁的時候,幾次對那嬰孩下毒手,即便李莫愁一開始不理解黃蓉的做法,後來看了黃蓉的樣貌與那孩子的樣貌,也該理解她們是一對母女了。
可李莫愁始終認為那孩子是她師妹的女兒,完全沒想過那是黃蓉的孩子,可見那孩子確實長得不像黃蓉。
所以這才是郭靖夫婦不疼愛郭襄的原因?
不,這還不是真相。
直至郭襄的生日宴上,黃藥師才說出了真相。
三、不難猜測的真相
郭襄生日那天,楊過請來一幫怪人為郭襄賀壽,黃藥師擔心那幫江湖怪客會對郭靖、黃蓉不利,於是也悄悄趕赴襄陽,後來才知這幫人是楊過的朋友。
不過這次造訪襄陽也讓他見到了素未謀面的外孫女郭襄,而他們祖孫之間就有這麼一段對話。
說是:「黃藥師不答,向郭襄招了招手,笑道:『孩子過來,讓外公瞧瞧你。』郭襄忙近前行禮。黃藥師拉著她手,細細瞧她臉龐,黯然道:『真像,真像。』黃蓉知他又想起了亡妻,說郭襄生得像他外婆年輕之時,怕勾起他心事,並不介面。郭芙笑道:『那還有不像的么!你叫老東邪,她叫小東邪……』」

(郭靖、郭襄劇照)
不難看出,經過黃藥師這番認證,郭襄確實是郭靖和黃蓉的孩子無疑,只是當年還沒長開,李莫愁才沒看出她們母女之間的相似之處。
而郭靖若知道真相,也難免會後悔自己的魯莽之舉。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也能解釋他為何不寵郭襄,畢竟郭芙是生在相對和平的時候,而郭襄則是生在戰亂之時,郭靖夫婦自然無暇顧及郭襄的種種感受,襄陽戰事本就憂心,郭襄還鬧出各種事端,郭靖會勃然大怒,也就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