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2025年01月08日00:10:30 育兒 1284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隨著寒假的腳步悄然臨近,家長們的內心彷彿被各種情緒交織成了一張複雜的網。

     有期待與興奮,想像著與孩子共度溫馨的冬日時光,計劃著家庭聚會和雪地探險;

     也有焦慮與擔憂,生怕孩子在假期中懈怠學習,或沉迷於電子產品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樂趣。

     面對這種現實,家長的在養育過程中的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成為應對這些挑戰時的心理過程。


    最近一項發表在《幸福研究雜誌》(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上的研究探討了初為人父母者個人成長的軌跡,並特別關注了應對靈活性(coping flexibility)和育兒壓力(parental distress)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

   01#  研究內容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研究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共有788位父母參與了關於父母成長的調查。

     他們分三個階段完成了自我報告問卷,分別是在孩子3-12個月大時、6個月後,以及再過6個月。

     研究者使用了2種統計方法——潛在類增長分析(lcga)和生長混合模型(gmm),來找出父母個人成長(pg)中共同的軌跡,並根據這些軌跡把父母分成不同的亞組。

     接著,他們利用逐步多名詞回歸模型,來找出影響個人成長軌跡的重要因素。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父母的個人成長可以分成四種不同的軌跡:

      建設性軌跡:這部分父母的個人成長從一開始就顯示出明顯的提升。

      高穩定性軌跡:這些父母從一開始就保持了高水平的個人成長,並且一直很穩定。

      低穩定性軌跡:這部分父母的個人成長水平從一開始就比較低,而且沒有明顯變化。

      中度延遲軌跡:這些父母的個人成長起初處於中等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展現出了成長。


研究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關聯。


     首先,女性身份和更強的應對變化能力往往與那些從一開始就保持高水平個人成長的父母(即高穩定軌跡)有關聯。這可能意味著,女性父母和那些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育兒挑戰的父母,更容易在育兒過程中持續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其次,經濟條件較好的父母,他們的個人成長軌跡卻往往呈現出低穩定的狀態。這可能是因為,當物質條件相對充裕時,父母在育兒初期遇到的經濟壓力和挑戰就會相對較少,因此他們個人成長的空間和動力可能也就不那麼明顯。


     最後,研究還發現,那些感受到較大育兒壓力(也就是父母痛苦程度較高)的父母,他們的個人成長往往呈現出一種中度延遲的軌跡。這意味著,這些父母在剛開始育兒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各種挑戰和壓力而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適應了新的角色和環境,開始展現出明顯的個人成長。這就像是他們在經歷了一段適應期後,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育兒節奏和成長路徑。

研究結論

      這項研究通過區分出四種不同的個人成長軌跡,並指出經濟狀況、父母痛苦以及應對靈活性等心理因素可能是區分這些軌跡的關鍵,為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新手父母在育兒初期的個人成長情況。

     這些發現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個人成長這一複雜過程,還能為專業人士提供指導,幫助他們根據父母的不同情況,設計出更加個性化的干預措施,以支持新手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個人成長和心理健康。


02# 正念養育對

養育靈活性的促進作用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正念養育是一種全神貫注地傾聽孩子、自我調節、覺察孩子情緒、抱有同情態度以及對養育功能不評判的接納的養育方式(duncan et al., 2009)。


      這種方式通過提升父母的自我覺察和情緒管理能力,使他們在面對養育挑戰時能夠更加靈活應對。moreira與canavarro(2020)的研究發現,正念養育中的同情、全神貫注的傾聽、對養育功能不評判的接納等因素,與青少年的情緒調節困難顯著相關,表明正念養育可以通過提升青少年的自我同情和心理靈活性,促進其發展。


      此外,父母的冥想練習時長與孩子的攻擊行為負相關,冥想練習能夠降低孩子的攻擊行為、破壞行為,增進服從(singh, lancioni, medvedev, hwang & myers, 2020)。這顯示了正念養育在提供應對壓力的新策略、改善親子互動方面的靈活性,有助於孩子在積極的環境中成長。


     正念養育不僅增強了父母在面對養育挑戰時的應對能力,還通過靈活的養育策略,促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發展。

  03#  育兒實踐策略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日常正念練習:定期進行正念冥想或呼吸練習,幫助自己保持平靜和專註。這些練習可以在育兒任務之間進行,作為短暫的休息和充電時間。


    靈活應對挑戰:當面臨育兒挑戰時,不要急於做出反應,而是先停下來深呼吸,覺察自己的情緒和需求。然後,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應對策略,避免僵化或過度反應。


    建立支持網路:與其他父母建立聯繫,分享育兒經驗和挑戰。這種支持網路不僅有助於緩解育兒壓力,還能提供新的視角和策略,增強養育靈活性。


    持續學習與反思:將育兒視為一個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定期反思自己的育兒實踐,識別哪些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進。同時,積極尋求新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養育能力。

  04#  科學指導 





     點擊下方小程序一起探討正念養育的方法吧!



參考文獻:


moniz-lewis, d. i., votaw, v. r., & witkiewitz, k. (2024). adapting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for substance use and comorbid conditions among diverse populations. mindfulness, 15(10), 1995-2008.

sumantry, d., & stewart, k. e. (2021). meditation, mindfulness, and attention: a meta-analysis. mindfulness, 12, 1332-1349.

zheng, y., zhou, j., zeng, x., jiang, m., & oei, p. s. tian. (2021).  a new second‑generation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focusing on well‑being: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f mindfulness‑based pos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3, 2703–2724.

shorey, s., & ng, e. d. (2021). the efficacy of mindful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121, 103996.

kil, h., & antonacci, r. (2020). mindful parenting programs in non-clinical contexts: a qualitative review of child outcomes and program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9(7), 1887-1898.

cowling, c., & van gordon, w. (2022). mindful parenting: future direction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 and wellness, 5(1), 50-70.

kabat-zinn, j., & kabat-zinn, m. (2021). mindful paren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mindfulness, 12(2), 266-268.

正念冥想:一種提升應對養育靈活性和緩解育兒壓力的有效方法 - 天天要聞

圖文+排版:玉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