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2024年12月30日12:41:37 育兒 4375

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曾提出過一個概念——「有毒的父母」。

即是說:來自父母的某些負面行為模式,會讓孩子長久地生活在痛苦煎熬之中。

有的家庭,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

有的則留下了恐懼、責任和負罪感。

後者,就是對孩子過度控制、情感勒索、情感敲詐的「毒父母」。

然而,令人細思極恐的是:

許多父母可能壓根意識不到,自己的一些行為其實是「有毒」的。

所以,如果你的家庭有以下三種特徵,那一定要注意了!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1、經常貶低孩子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去參加家長會,其中有個環節是讓父母和孩子分別在紙上寫下對方最讓自己難過的言行。

紙條收上來後,父母的答案五花八門:不聽話、寫作業拖延、犟嘴等等。

然而,孩子的紙條上卻都寫著父母對自己的差評:

「狗東西,你早晚會進監獄。」

「我他媽倒了八輩子血霉,才會養出你這麼個東西。」

「廢物,簡直就是豬腦子!」

……

老師一字一句念了出來,班裡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許多父母想用打擊孩子的方式,讓孩子知恥而後勇,變得更加聽話、懂事、上進。

但事實上,那些父母脫口而出的差評,都成了對孩子最深的詛咒。

讓一個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焦慮,最終,一步步走向焦慮抑鬱的泥潭。

作家周國平曾寫過一句話:「家裡的花自殺了,遺書寫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獨缺少陽光和愛。」

語言暴力就像一把利刃,只會刺傷孩子的心,留下一個個鮮血淋漓的黑洞。

要知道,父母子女一場本是世上最美的緣分。

好好說話,多一點讚揚,多一點欣賞,孩子才能看到希望與力量。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2、經常對孩子賣慘,讓他們心懷愧疚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在家庭教育里,有兩樣東西是孩子最不能承受之重。

即「付出感」和「犧牲感」。

貴陽就有一個13歲的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抑鬱。

即便如此,媽媽還是在孩子一旁念叨:

「你有啥好抑鬱的?掙點錢全給你花了,你愁死我算了。」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的口頭禪都是:

我每天這麼辛苦,你能不能懂事點?

考這麼點分,你對得起誰?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父母一味強調自己的「無私」付出,難免會讓孩子心裡常覺虧欠。

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的「能量層級論」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層級,就類似於手機電量。

能量層級高的孩子,像小太陽,幹什麼都精力充沛;

能量層級低的孩子,電量不足,做什麼都無精打采。

而在負能量等級中,最可怕的就是「羞愧」和「內疚」。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喜歡賣慘的父母,就像是田間的水蛭,會一點點吸食掉孩子的內心能量。

作家馮唐說過:「一個人的能量,比情商、智商更重要。」

能量的高低,不僅決定著孩子當下的情緒和狀態,也影響著其未來一生的走向。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讓孩子活在愧疚里。

父母之於子女,就像土壤之於植物的根莖。

只有土壤肥沃了,才能源源不斷地為根莖注入營養,讓孩子茁壯成長、開花結果。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3、控制欲強的家庭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很多家庭里,父母最喜歡對孩子說的話就是:

「等你長大了,就明白爸媽的苦心了。」

「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難道爸爸媽媽還能害你不成?」

然而,就像心理學家李雪說的:「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哪裡體會到痛苦。」

還記得那個在宿舍自殺的女研究生楊元元嗎?

因母親超強的控制欲,楊元元高考後沒能去自己喜歡的城市念大學。

不僅如此,大學期間,母親還直接搬入了她的宿舍,整日跟她形影不離,到了晚上,兩人就擠在一張不足一米五的單人床上。

甚至當楊元元考上研究生後,母親依舊沒有放鬆對女兒的干涉。

為此,楊元元在日記中崩潰地寫下:「都說知識能改變命運,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的知識,至今仍沒能有所改變?」

隨後,她就在衛生間自縊了。

沒有孩子願意被臍帶拴一輩子。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那些被控制的無奈,被壓抑的痛苦,被剝奪的自由意志,遲早有一天會徹底爆發,最終演變成一場非死即傷的戰爭。

別忘了,養育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而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不過是用示範代替操控,用鼓勵代替懲罰,如此,孩子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自由人生。

這3種「有毒」的家庭,容易養出抑鬱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與榜樣的力量。」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平日里的一言一行。

那些脫口而出的打壓、習慣性的控制、缺席已久的陪伴……最開始,你或許只會覺得孩子變得比往常沉默了一些。

但日復一日,積累成災。

當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失望,對自我的價值越來越懷疑時,生命的活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最終,孩子將在不被看見,不被接納中,被抑鬱的負能量徹底打敗。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孩子與抑鬱之間的一堵牆,隔開絕望,攆走恐懼,守護著孩子飛向更遠的天空。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