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有兩個字非常重要,一個是「時」,一個是「位」。
一個是無形的,一個是有形的。我們的人生就是通過這兩個字來具體體現出來的。
那麼,這兩個字為什麼如此重要呢?
今天我們就詳細聊聊它們背後蘊藏著的深刻內涵。
01
第一個字:時
孔子晚年讀《易經》,讀了半天,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四個字:「時也,命也。」
時到了,我的命該去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結果怎麼樣,由老天決定。
這個「時」是孔子提出來的,也是我們讀《易經》最應該讀懂的一個字。
一般人都告訴你,孔子最偉大的地方是提出一個「仁」字,其實不是。
因為「仁」,很古老的人就知道了,沒有果仁哪裡有果實,沒有果仁這個果子,怎麼能夠一代一代傳下去?
所以,「仁」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它早就存在了。
孔子最偉大的貢獻,在「時」,時間的時。
孔子告訴我們,就算你是聖人,也沒有辦法選擇時間,你不能說我不投胎,我等到盛世再來投胎。
就算你可以選時間,到盛世你一投胎,天下開始大亂,糟糕了。
就算你是聖人,也只能隨著時去做自己的調整,叫做順時應命。
這樣就知道為什麼我們對時非常重視,時辰一到,你沒有把握住;時一失掉以後,你是白白花力氣。
這樣你才讀懂孔子為什麼講「時也,命也」,他其他都不講,就講這四個字。
時,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時配合我們,它主動,它願意配合就配合,它不願意配合就不配合。
比如老天說下雨就下雨,說颳風就颳風,我們支配不了。我們只能盡人事,最後還要聽天命。
比如,孔子把時提出來以後,最後他發現時對他不利。
因為孔子最希望有國君賞識他,所以他曾經講過,你給我三個月,給我半年,我表現給你看。
但是在這方面一輩子不得志。可是,我們非常敬佩孔子,因為他並沒有因此消極避世,鬱鬱寡歡,反而在積極地做事。
由此可見,孔子經常講的「時也,命也」,並不消極。
更加重要是,你要依時而動,依時而做出不同的選擇。
我們讀《易經》,最重要的就是要讀懂一個「時」字。此一時,彼一時也。時一變,整個情勢就都變了。
一件事情,當時去做非常順利,時間一拖就錯過了,明明是好事也會拖成壞事。
同樣的道理,在時機沒有成熟的情況下,硬要去做也不會成功。
所以,我們中國人知道,一定要守時待命。一切都準備好了還不能動,一定要守到那個時。
時一到,馬上就出動,自然很快就完成了。
時沒有到就動,別人都知道你要幹什麼了,你反而幹不成事。就是這個道理。
02
第二個字:位
《易經》,一個講時,一個講命。還有一個很重要,講位,就是每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位置。這個位很重要。
陽陰陽陰陽陰叫作既濟,陰陽陰陽陰陽就叫未濟。
既濟就是成功,一變換,是沒有成功,再一變換又成既濟、未濟,既濟是一瞬間,未濟是常相伴。
所以我們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人生是長期的競賽,不是短跑。
現在的父母都是短跑的觀念,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下面那句話很難聽,就是結果都死在跑道上。
做人最要緊的是定位。
經營企業最要緊的是市場定位,市場定位非常要緊。
位不完全是空間,它有很多解釋,你的立場也是你的位,人各有分,就是人各有位。
任何事情開始的時候,時間比較重要,位置反而沒那麼重要。那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位置可言。
比如孩子一生下來,我們首先問的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因為這時候,時很重要,位不重要,為什麼?
不過是小嬰兒,你怎麼知道他將來會怎麼樣?
一個人去世了,你會不會趕快對錶,看看是幾點幾分去世的?
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人出生的時候,時比較重要。死的時候,位才比較重要。
如果去世的是一個對社會很有貢獻的人,我們都會說他了不起,紛紛悼念。如果去世的是一個地痞流氓,大家的觀感就不一樣了。
再比如,公司要開張的時候,一定會選擇一個好時辰。但是,公司要倒閉的時候,沒有人會去選一個好時辰來宣布倒閉,那不是笑話嗎?
倒閉就倒閉,趕快查查公司還剩多少錢才比較重要。可見,剛開始,時比較重要;到最後,位比較重要。
人生就給我們那麼多時間,怎麼去求上進,走到應有的位置,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功課。
《易經》告訴我們,每件事情都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時,一個位。
這句話合時機,你就講;不合時機,最好不要講。講這話配合你的身份,你就講;不配合你的身份,就不要講。
這兩個因素是需要我們慢慢去體會並實踐的,不是金錢能夠買到的。
當你懂得了時與位的真諦,那麼,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會更加從容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