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2024年04月30日09:11:49 育兒 4560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 天天要聞

人在江湖,最不值錢的,其實是「面子」。

面子這種東西,你有實力,別人自然就會主動給你。你沒有實力,哪怕你再怎麼強求,別人也還是蔑視你,不尊重你。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越是在乎面子的人,越是沒啥實力,只想通過別人的安慰滿足自身的虛榮。而不在乎面子的人,才能更現實地去做事,將來自有人給他們面子。

如何理解這個觀點呢?人性是存在缺陷的,比如說好面子,好虛榮。可是,一旦人們被缺陷影響,愈發活得不現實,難免就會處境變差,越活越不幸。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 天天要聞

一、自身的利益。

丘吉爾提出過一個觀點: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似以感情為基礎,實際上是以利益為基礎。別人覺得有利可圖,你也覺得有利可圖,雙方才會在一起。

不僅跟外人的關係如此,就連夫妻關係也是如此。你是男人,有車有房有存款,女人覺得有保障,才跟你結婚。你是女人,膚白貌美身材好,高質量的男人才會看上你。

試想,連夫妻關係都存在利益的交易,又何談是其他的關係呢?身邊的同事關係,客戶關係,朋友關係,兄弟姐妹關係,都是如此。

同事對你好,因為你的身上有利可圖;客戶跟你合作,因為你給出的條件符合他們的利益;朋友對你好,因為他們有事求你;兄弟姐妹暫時和好,因為遺產還沒分到手。

小到個人的關係,大到社會的關係,都以「利益」為基礎。正如太史公司馬遷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 天天要聞

二、保全自己的穩定。

在《三國演義》裡邊,劉備特別討厭孫權,孫權也特別討厭劉備,這兩人都各懷鬼胎,為什麼還是相互結盟,北拒曹操?

因為曹操一家獨大,而劉備和孫權比較弱小。如果這兩家不聯合起來,不就容易被曹操逐個擊破了嗎?

劉備為了保全自己,只能賠笑跟孫權結盟;孫權為了保全江東的基業,只能暫時吃點虧,送劉備老婆、地盤,跟他結盟。

本質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穩定。要知道,穩定壓倒一切。唯有穩定地發展,穩定地活下去,才有可能彎道超車,有所成就。

現實中的各種博弈,也是如此。都是同單位的同事,為什麼分為不同的圈子?目的只有一個,抱團取暖,一把筷子難折斷,大家都圖個保障。

人在江湖打拚,凡事都要以「穩字當頭」。如果某些事影響了安穩的處境,那就該謹慎了,該放棄的時候,要選擇放棄。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 天天要聞

三、各取所需的追求。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他將人之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從層次結構的底部向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是最低層次的需求;社交需求,是中等層次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則是人類最高級的需求。

這就是古人談到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們吃得飽,穿得暖,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才會追求更高級的精神需求。

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就是各自的需求滿足嗎?男人找到女人,滿足生理上的需求;你跟他合夥做生意賺錢,滿足物質的需求;你和他成為知己,滿足精神的需求。

沒有無緣無故的相遇,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情分,有的只是「各取所需」。你有你的小算盤,我有我的小算盤。很現實。

跟身邊人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面子,而是這4樣東西 - 天天要聞

四、低調不惹事的智慧。

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說,越是有點關係的人,越容易發生矛盾。比如說,你有錢,他沒錢,那他就會跟你比較,從而對你產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

如果你想驗證一番,那你可以找一個親戚,跟他說,自己有房有車,今年賺了幾十萬,你看他如何回應你?

在線下,他可能臉色就變得不太好了;在線上,他可能延遲回復你,或者勉強敷衍你。從此刻開始,你跟他的關係,就變得糟糕了。

有一個案例。某打工人在朋友圈炫耀,自己到了哪裡旅遊,被他的同事刷到了。而他的同事,那時候正在加班。同事很不爽,就給他各種穿小鞋。

乞丐不會嫉妒百萬富翁,卻會嫉妒比自己有錢的乞丐。越是熟人,越是同階層的人,就越會互相傷害。這,就是「攀比內鬥」的人性。

如何規避這方面的矛盾呢?做到這一點就行了,低調不惹事。保持低調,不再顯擺,避免激發別人的攀比之心,那關係自然就能保持一定的和諧。

文/舒山有鹿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 天天要聞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一場「孕假風波」引爆輿論2025年7月,雲南紅河縣文旅局一名女員工在社交平台自曝「懷孕期間請假2個月,老公是市裡副處級領導」,並稱「領導很好,把工作分給合同工」,瞬間點燃全網怒火。圖片來自大河報此貼一出,瞬間引髮網友怒斥:「拿著納稅人的錢躺平,還炫耀老公是領導?這哪是懷孕,是懷了『免死金牌』!」圖片來自微...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進入 小暑的第三天,農村俗語「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氣象諺語,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日期的單雙數,來預測秋季氣溫的變化趨勢。這句諺語看似簡單,卻凝結了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的經驗智慧。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著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著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著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