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2023年12月03日18:10:09 育兒 1947

來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作為優秀的父母,一定要弄清楚「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太多家長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認為它們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但是,一個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測試結果令人震驚。

「表揚」與「鼓勵」的結果大相徑庭,區分好二者非常關鍵。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斯坦福大學心理研究

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里,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拚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

德韋克解釋說:

「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

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表揚努力和誇獎聰明

對孩子的影響大不同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

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

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多鼓勵,少表揚;

多描述,少評價。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

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

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

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

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

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

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釋說:

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

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

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

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表揚孩子,可以用鼓勵代替表揚,用「你很努力」代替「你真聰明」。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

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輸不起,未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表揚孩子的10句話

美國的小學老師已經制定了一個專門的「話術表」,當遇到學生表現突出的時候,就用這10句話來替換。

對於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其實也是可以借鑒一下的。

1、你很努力。

當孩子將他的勞動成果拿給你看的時候,除了要表示對成果的認可,也要表示對孩子的汗水的認可。

2、儘管很難,但你始終沒有放棄。

當孩子完成了一件對他而言非常艱難的事情時,家長一定要肯定孩子的堅韌心態和永不言棄的心。

3、你做事的態度非常不錯。

有時候,失去了成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正確的態度,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保持端正的態度。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4、你又進步了。

當孩子能力有所提升的時候,家長應該從具體的地方表揚孩子的進步,讓孩子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

5、這個方法很有創意。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想法很胡鬧,其實天馬行空的思維才是孩子的優勢,家長應當保護孩子的創新力而不是扼殺。

6、你和小夥伴的合作很到位。

未來社會一定離不開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合作其實也就是一種溝通能力的表現,讚賞合作能力,也是提升孩子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7、這件事情你很負責任。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領導者的話,就一定要從小刺激孩子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

讓孩子體會到,領導一件事情的感覺有多麼爽。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8、你幫同學完成任務,很棒!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別人,其實也是讓自己進步的一種方式。

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幫助同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9、你很重視別人的意見,非常好。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有時候別人的意見對自己的決策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誇獎孩子重視別人的意見,其實也能幫助孩子擁有更寬廣的胸懷。

10、很高興你做出這樣的選擇。

能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有時候是因為一個人的努力和細心,有時候是因為一個人做出了正確的決策;

表揚策略,實質上就是表揚聰明,但效果很不同。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總之,表揚和鼓勵都是誇獎孩子的一種方式,但是綜合來看,專家建議家長們: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

肯定孩子的好品質和努力的過程,比讚美他們的天賦所在更加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在精神上對自己的關注與認可,這樣他們也會在父母那裡看到一個內心豐盈的自己,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寵粉福利來啦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選留言點贊排名(點贊數量需超過30)第一的讀者,即可獲得摺疊晴雨傘(如上圖示意)。

領獎規則:

1.中獎人需同時滿足關注「湖北e家庭」微信公眾號;留言72小時內點贊數超過30;留言點贊數排名第一。

2.集贊統計截至發文到72小時,屆時小編將回復您具體領獎方式。

3.每月每人限領一次,數量有限,快來參與哦~

THE END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本文來源: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長交流平台,一個有內容、有深度、有溫度的公眾號。本文圖片由:南寧春天裡兒童之家 友情提供。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巨大 - 天天要聞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 天天要聞

記過處分!懷孕擺爛還甩鍋?還自稱有「副處老公撐腰」遭官方打臉

一場「孕假風波」引爆輿論2025年7月,雲南紅河縣文旅局一名女員工在社交平台自曝「懷孕期間請假2個月,老公是市裡副處級領導」,並稱「領導很好,把工作分給合同工」,瞬間點燃全網怒火。圖片來自大河報此貼一出,瞬間引髮網友怒斥:「拿著納稅人的錢躺平,還炫耀老公是領導?這哪是懷孕,是懷了『免死金牌』!」圖片來自微...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進入 小暑的第三天,農村俗語「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氣象諺語,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日期的單雙數,來預測秋季氣溫的變化趨勢。這句諺語看似簡單,卻凝結了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的經驗智慧。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著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著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著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