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2023年08月28日17:51:24 育兒 1668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聽一位新茶友「復盤」他的喝岩茶體驗。

從去年夏天入坑岩茶圈,一直到現在,剛好過了一年。

過去一整年,那位新茶友喝了很多家不同的岩茶。

一邊喝茶,一邊找茶,一邊探索的過程,不亞於「神農嘗百草」。

期間,有遇到特別踩雷的。

干茶又碎,還帶焦味,妥妥的邊角料,還包裝成特別高大上進行偽裝。

雖然他在廣泛涉獵,不斷「對比式」喝茶摸索時,不管是哪一家,入手的都是茶樣體驗包。

單次買茶的量,不多。

但說實話,這年頭想要喝到好一點的岩茶,哪怕只有兩、三泡茶樣,價格也不便宜。

那些個位數一泡的,千萬別想著去撿漏。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打卡了很多家之後,再回過頭,茶友得到這樣的復盤結論。

「喝武夷岩茶,大多也就只有前3泡喝著會有點期待感。」

「只有極個別的好岩茶,茶味表現才能穩定到5沖6沖之後,香氣不減淡。」

「大部分岩茶3衝過後,香氣也弱了,滋味也淡了,想坐杯一會吧,苦澀感更強烈了……」

字裡行間,能看出對方滿滿的失落感。

有一說一,泡茶時保持「不掉水」,茶香與湯感維持穩定,是好岩茶的基礎底線。

再怎麼樣,6沖之後整體逐漸轉淡,還算能勉強接受。

如果只泡3沖就徹底變臉,這樣的岩茶品質很糟。

《2》

「好岩茶尾水有餘香。」

不管是什麼品種,符合好山場、好工藝兩大前提的好岩茶,茶香都是很有層次感的。

蓋碗逐次沖泡之間,每一衝都會帶來驚喜變化。

單泡岩茶的茶香呈現規律,大致如下:

前三沖剛開始時,如果這泡茶剛焙不久,處於新茶適飲階段,已經完成褪火。

那麼,你將重點感受到來自岩茶「焙火香」的美麗。

剛剪開袋口,干茶條索就已透出焙茶保留的火香。

沸水沖泡後,經歷高溫焙茶後陸續形成的焦糖香、烤堅果香等誘人香型,一躍而上,率先登場。

那感覺,類似吃香噴噴、熱騰騰的,新鮮出爐的烤包子、烤麵包、水煎包、烤板栗,那股焦香氣息極具感染力,聞著就能讓人食指大動。

剛開始沖泡時,焙火香佔據絕對優勢。

但隨著逐次沖泡解鎖,一泡岩茶內部香氣逐層釋放,在4沖5沖等「中間段」最適合感受一泡好岩茶的主香型。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焙火香,只要是有焙火的岩茶,人人都有份。

但老叢水仙的木質叢香,蜜桃香肉桂的甜美成熟桃香,肉桂本身的桂皮品種香,名叢鐵羅漢的當歸葯香等特色香型,此時再不出場就晚了。

當你遇上一泡號稱帶有蜜桃香的肉桂時,如果等到4沖5沖,這股標誌性茶香還是遲遲不登場,那就別抱太多期待了。

因為從傳統概念的「精華湯」都聞不出這些具有賣點的香氣,何談後續泡淡的尾水?

等到尾水之後,隨著茶味逐漸消耗淡去,那些開場時聞著濃墨重彩的香氣也會逐漸淡去。

但這時,不代表毫無茶香看點。

因為越到最後關頭,越能反映出一泡岩茶的山場底蘊。

正岩山場的岩茶,連尾水都是清甜順口的,湯水中帶有很明顯的、微帶幾分植物清涼的茶香。

包括粽葉香、清幽花香等,一個也不會少。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3》

「正岩茶不泡到6沖茶味不該變薄。」

蓋碗泡岩茶,每一衝的茶味表現前後相加,連接起來,剛巧能構成一條絲滑的拋物線。

前三沖,緩緩上升。

4-6沖左右,茶味漸入佳境,達到巔峰,極致甘醇飽滿。

6沖之後,茶味慢慢淡下去,坐杯再泡出3、4沖左右的尾水差不多就要換茶。

前後相加,品質過得去的岩茶,泡到10沖左右才算正常。

畢竟,蓋碗泡茶時,單泡岩茶的用量比白茶、紅茶、花茶(常規一般都是5克)不同。

其它茶葉放5克進去泡,茶味也能足夠小清新,鮮醇有特色。

但岩茶的單泡用量是8克,單次沖泡,一次泡一袋剛好。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甚至於,這些年在岩茶圈還流行增量泡茶的做法。

單泡克重從8克,悄然增加到9克、10克、11克的情況,比比皆是。

這樣的茶水比例下,如果放足量進去沖泡,單次泡8克岩茶,結果卻只能泡3泡就轉淡。

標準蓋碗容量是110毫升。

放入干茶後,注水線到碗沿,單泡茶的水量大約100毫升。

算下來,連泡3次,也就300毫升茶水。

投入8克茶,結果只能得出300毫升有滋味的茶湯。

按投入產出比來算,實在太坑了。

要知道,品質表現過得去的明前綠茶,當你用大杯子去泡茶,只放一小撮干茶進去,直筒玻璃杯內泡出300毫升清新鮮爽茶味也不成問題。

到了岩茶身上,但凡品質過得去的正岩茶,沒有泡到6沖之後都不應該變淡!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4》

「好茶坐杯只會濃苦,不該發澀。」

對照開篇的描述,那位新茶友稱,他遇上的岩茶多數只能泡3次。

三沖之後,茶香、茶味一概轉淡。

這時候再繼續泡尾水,進退兩難。

不坐杯,照常快點倒出茶湯吧,茶味太淡,沒滋沒味。

但坐杯悶泡吧,茶味又會苦澀。

這種「兩難」處境,還真的不知道怎麼選。

其實,不管是泡了幾沖,好茶都不該發澀。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不論是剛開場的頭泡茶,還是泡到6沖之後,優質岩茶坐杯悶泡之後,如果悶的時間太長,茶味物質浸出太多,頂多會讓茶味變得濃苦。

但這些被悶濃的好茶,茶湯入口照樣醇的,只是喝著帶苦味。

不過大家放心,好茶被悶苦之後,苦味進入嘴巴也能快速消散化開,不妨礙後續的回甘生津湧現。

當一泡岩茶泡了3沖後開始坐杯,結果泡出來的茶水是苦澀的。

澀口明顯,不單單喝入口的瞬間覺得味道苦,後續舌面還在持續發苦,苦意在舌尖很難散開。

這種濃煞刺激的苦澀過後,回味起來也不美妙。

生津回甘一概蕩然無存,一點也不好喝。

當你遇到這種悶了之後發澀,苦味化不開的情況時,不用多說,這樣的茶買入手就等於砸在了手上,不值得喝。

入坑岩茶圈一年,我終於喝懂了,岩茶只有前3沖有期待感? - 天天要聞

《5》

對照「三沖四沖是精華」的常見說辭,剛泡了3沖的岩茶,一場好戲才剛剛開場。

漸入佳境,茶味達到巔峰。

要是3沖之後,整泡茶的茶味物質徹底消耗殆盡。

茶味寡淡,茶香消失。

這種「三道水」岩茶在圈內詬病已久。

哪怕價格不高,買回去充當辦公招待茶,也沒有太多的性價比。

因為背後的道理很淺顯。

連耐泡度都沒有保障,何談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著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著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著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碟!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