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此文約1900字,閱讀約需10分鐘
1.林黛玉不愛吃飯

林黛玉是一個病美人,雖然在榮國府里養尊處優,但是飲食卻不好。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記載:
賈母帶著王夫人、薛姨媽等人看望寶玉過後到上房吃飯,王夫人讓人去請姑娘們一起來吃。請了半天,只有探春和惜春兩個人來,迎春身上不耐煩,不吃飯;林黛玉自不消說,平素十頓飯只好吃五頓,眾人也不著意了。
十頓飯當中,林黛玉往往只吃四五頓,這是為什麼呢?
榮國府家大業大,生活奢靡,林黛玉作為賈母最疼愛之人,吃穿住用都由榮國府提供,受到的保障也是絕對一流水平,她為何厭食?
2.榮國府里的人治病往往會採取「飢餓療法」
榮國府里有「約定俗成」,人生病後,往往會採取清淡飲食的方式來治病。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記載:
晴雯得病之後,請了太醫醫治,但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所以採取「餓肚子」的方式進行後期治療。原文寫到:
此症雖重,幸虧他素習是個使力不使心的;再素習飲食清淡,饑飽無傷。這賈宅中的風俗秘法,無論上下,只一略有些傷風咳嗽,總以凈餓為主,次則服藥調養。故於前日一病時,竟餓兩三日,又謹慎服藥調治,如今勞碌了些,又加倍培養了幾日,便漸漸地好了。
不僅晴雯用這種方法治病,王太醫給巧姐治病時也採取這種方法。
《紅樓夢》第四十二回記載:
巧姐病後,王熙鳳派婆子抱出來診治,王太醫看過之後說道:
笑道:「我說姐兒又罵我了,只是要清清凈凈的餓兩頓就好了,不必吃煎藥,我送丸藥來,臨睡時用薑湯研開,吃下去就是了。」說畢作辭而去。
3.薛寶釵透露,林黛玉不適合「飢餓療法」

賈府有傳統,大人小孩治病有先例,於是有些人想當然的認為,林黛玉不愛吃飯,也可能是為了治病。
薛寶釵一番話透露,林黛玉有病不僅不能餓肚子,還要採取食補的方法強筋壯骨。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記載:
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感情急劇升溫,成為可以談心交心的好閨蜜。於是,薛寶釵經常到林黛玉房間探望。她看了林黛玉的藥方後,說出這樣兩番話:
古人說:『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養精神氣血,也不是好事。」
「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蔘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薛寶釵說完後,並主動提供燕窩給林黛玉食用。
4.林黛玉需要食補,為何還不愛吃飯呢?
林黛玉不愛吃飯,有一個重要原因:王熙鳳控制著飲食,房裡的婆子們不愛張羅。
薛寶釵讓林黛玉食用燕窩時,林黛玉說道:
「你方才說叫我吃燕窩粥的話,雖然燕窩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這個病,也沒什麼要緊的去處。請大夫,熬藥,人蔘肉桂,已經鬧了個天翻地覆,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麼燕窩粥,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婆子們為何敢說林黛玉多事?
因為婆子們管理著林黛玉的飲食。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記載:
寶玉秋雨之夜前來探望林黛玉,臨回去時,細心地問道:「你想什麼吃,告訴我,我明兒一早回老太太,豈不比老婆子們說的明白?」
從寶玉所說更能證明,林黛玉的飲食由婆子們說了算。
婆子們是僕人,為何敢嫌棄林黛玉?
因為王熙鳳!

5.王熙鳳為何要控制林黛玉的飲食?
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大管家」。對林黛玉的關照無微不至。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記載:
冬天來臨之際,住在大觀園裡的小姐們天天往返於園內園外吃飯,為了讓大家不遭受風雪之寒,王熙鳳向賈母提議在大觀園裡設立小廚房,並明確說道是為了林黛玉考慮。原文如下:
「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何況眾位姑娘。」
王熙鳳說得漂亮,做的也不差,隨後在大觀園裡成立了小廚房。
但是表面文章永遠不是全部。
王熙鳳是實用主義者,她信奉是利益至上原則。
榮國府內,她和王夫人、賈元春和薛姨媽是利益共同體,所以在寶玉妻子人選上,她表面支持林黛玉,但從「金玉良緣」的最終結局和「調包計」中就可以反證出來,她其實在暗中幫助薛寶釵。
王熙鳳控制林黛玉飲食的方式很簡單,假人之手。這一點在對付尤二姐時體現的最明顯。
尤二姐被王熙鳳騙進大觀園後,王熙鳳將自己的丫頭善姐安排給尤二姐。
善姐採取三步走的策略虐待尤二姐。一是提供食物不準時,二是提供剩菜剩飯,三是不按時提供一日三餐。
林黛玉雖然沒有遇到尤二姐的遭遇,但是卻體會到婆子們的「手段」。寄居生活,林黛玉自尊心極強,於是,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不愛吃飯的情況。
客觀來看,王熙鳳的做法過於狠毒,站在她的立場上卻沒有錯。

林黛玉所得之病是不治之症,王夫人、賈元春、薛姨媽和薛寶釵勸都有想法,為了家庭利益,為了個人能得到王夫人的認可,她捨棄一個病人,合情合理,無可厚非。
只是,這種做法太過現實、太過殘酷,讓人心痛。
註:本文資料引自《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紅樓夢》程乙本/《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