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2022年11月27日23:07:12 育兒 1587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 天天要聞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教養方面的學習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是絕大部分人在家庭具體場景中的應用效果,可謂是收效甚微。

難道是學習知識的深度、廣度不夠?或是個人學習能力笨拙?又或是學到的教養知識不適合現在的孩子?

諸如此類的疑問,我想很多家長也經常為此而困惑。今天我就來聊聊這個「學了很多知識,卻無法用出來」的話題。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 天天要聞

本來,「養兒育女」的觀念自古有之,依靠的是代代相傳的經驗與通過自動模仿父母后的修正,但核心都是根據當前的生活條件而為孩子做出最有利的調整。

我也沒想到:本來很簡單的「父教母養」育兒常識,現在卻變成了一種必須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具備的能力。

我能理解,現在的父母,包括曾經的我在內,會認為自己的不足,是因為上一輩做得不夠好,總覺得凡事都要認真學習才能放心去做,教養成功也必定有各種訣竅。

可是當習慣依賴專家後,才發現知識雖然容易理解,但不知道如何靈活運用,這就是忽略了教養常識的價值,掉進了「學而無用」的陷阱中。

以下這段文字,是星球『家長互助共修營』某位球友私信我的教養困惑,就屬於我剛才說的這種情況。

「壹心大哥,我看過很多親子教育方面的書籍,也報名參加過一些家庭教育課程。

我現在也深刻地認識到——

● 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內心強大的基礎;

● 多欣賞、多肯定會讓孩子充滿能量;

● 學會有效溝通是引導孩子進步的前提;

● 以人為本,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是每個父母親都應該牢記的……

這些觀點我覺得非常的好,但是我始終用不出來,有時候還會讓孩子覺得在套路他,非常反感我學習這些東西!

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出問題了 ,你能幫我指點迷津嗎?」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 天天要聞

這是我在星球『家長互助共修營』給這位夥伴的答覆——

聽起來,你在孩子教養方面的學習,是帶有很強的「成功」與「正能量」期待傾向的。

可是,若要想取得成功,自己內在的信心與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誤入歧途的地方就在於此!

我想,你學習這些教養知識的背後,也許隱藏著這樣的「起心動念」——急於在改善親子關係方面得到「正向反饋」。

比如,你自認為已經做到了:無條件接納孩子各種的「不端行為」,但是孩子玩遊戲、寫作業拖拉、上課分心等等現象依舊不斷發生著……

於是,你無法接受目前這個事實,越來越困惑了,心情越來越不好了,不就是這樣的嗎?

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是你太相信「通過學習提高認知水平可以獲得教養成功」這個理性邏輯了,反而忽略或壓抑了,可能會阻礙自己達成親子關係融洽目標的情緒反應。

要知道,你所表述的各種教養道理,它是屬於認知層面的推理和分析,而非感性。若要很好地踐行這些道理,需要很強的毅力或者意志力!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 天天要聞

過去,我們被父母、老師、領導不斷反覆教導,各種類似於「堅持不懈」、「奮力拚搏」、「為人理智」……等理性邏輯觀點早已深入己心。

但對於人內心始終存在,不請自來而又多變的情緒,我們總是羞於承認,不願面對!

簡單一句話就是:道理(認知)是好的,情緒是壞的!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正是這些「壞」情緒,它們會以多種方式促使我們下定決心,幫助我們實現目標,而非阻礙目標的實現。

在親子關係改善上面,靈活運用情緒工具」往往比認知工具更有效、更方便!

許多和睦家庭中融洽的親子關係,其實都是來源於真情實感的良好互動,而不是什麼邏輯縝密、正確的認知。

要不然,我們總說:「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往往贏了道理,輸了和氣!

如果,你要想在親子關係中真正做到無條件接納、欣賞、尊重」,我們自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內核」才能做到!

如果,自己的情緒都無法保持穩定,整天心煩氣躁,學習再多的認知技巧,都用不出來!自然就會讓孩子覺得,你在跟他虛偽地玩套路。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不僅用不出來,而且孩子更反感 - 天天要聞

很多大人並不知道,內在根深蒂固的信念:我們是一群希望自己理智,擺脫情緒的人。」,這是一個無人能夠做到的信條,哪怕是聖人也不行!

其實,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緒,就會總處於沒有安全感的生命狀態,在與他人相處時就會自動向外索取能量。

這一點,也是很多父母期待孩子能夠聽話懂事」的根源所在!

一旦看見孩子的言行不符合自己頭腦中好孩子」的理性標準,便會越看越不順眼、不順心。

我的建議就是,暫時忘掉那些充滿正能量,看似成功的教養大道理,把目光轉回到善待自己身上。

在具體實踐中,你可以分階段設定一個小目標,在一點點完成的過程中,會對自己一點點地信任起來……

這種對自我的信任和肯定,會構成一個穩定的情緒內核,讓你與孩子相處時,不需要再向他索取能量。

這樣,你就有精力做出讓孩子感覺舒服的事,或者自然而然地說出讓孩子感覺到溫暖的話。

當你完成了這個自我情緒修鍊的過程,熟練掌握了情緒管理工具,你才會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充滿「感恩」、「懺悔」、「同情」……

最後希望:你能以孩子叛逆為鏡子,多反思自己,為自己、婚姻和家庭重新找回生命力,為這個家庭帶來新鮮的能量!


【作者】壹心大哥,親子溝通教練,心靈成長顧問,1對1指導叛逆厭學的孩子父母,在親子教育與心靈成長領域,發現問題的真相,釐清教養的認知偏差,掌握適合自己的教養方法。

若想了解可吸收的智慧教養方法,可操作的親子溝通技巧,可踐行的心靈成長策略,請私信聯繫。公眾號:壹心大哥(ID:yxdg1974)。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