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2022年11月15日23:39:04 育兒 1130

在這電子化、信息化的時候,我們享受了時代帶給我們的便利,同時,我們亦要承擔時代之下才有的「誘惑」。

這份誘惑,也曾被無數人提起,也毀掉了無數的孩子,那就是——癮。遊戲癮、電腦癮、電視癮等等。一旦孩子成癮,那麼這輩子,或許就毀掉了。

01 寶爸:「除了電視,沒有啥能吸引他了。」

同事家有個15歲的兒子,就在前幾天,同事把家裡的電視給砸了。而在此之前,媽媽已經砸壞1台電腦、一部手機。當時同事覺得,孩子媽大題小做,於是孩子媽便啥都不再管,讓孩子爸自己去管兒子。

隨後,同事覺得自己這一個月的時間,就如同生活在噩夢中。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老師隔三差五找同事反饋,孩子又在學校里和同學聊一部動漫,甚至課上還畫動漫人物,不聽課。更有一次,有幾個孩子晚自習不好好上,3個孩子偷偷去廁所用手機看動漫;

周末的作業,兒子總是磨磨唧唧做不完,要麼說太難,要麼說還沒做完,要麼說要和同學一起做作業。反正,作業最後總能做完的。

但是同事親眼看到,孩子用1分鐘,做完一張英語試卷的選擇題,然後裝模作樣一會兒,出來問:「爸爸,我英語作業做完了,能看會兒電視嗎?」同事炸了。

同事拖著兒子到電視面前,讓兒子調好,然後當著兒子的面,把電視機給砸了,問兒子一句:「好看嗎?」

兒子憤怒地問:「憑什麼你們能玩手機看電視,我卻不能?」

同事:「因為我是大人,我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有資格看!」

兒子:「你這不公平!」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同事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變成如今這幅模樣?為了看電視,看自己喜歡的動漫,做作業敷衍、課堂不認真聽講、頂撞父母……

其實,孩子也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父母能夠玩手機,我卻不能看會兒自己喜歡的動漫呢?學習這麼枯燥,我只是想看點有趣的、自己喜歡的東西罷了。

02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

為什麼孩子總是惦記電腦、電視?

為什麼孩子就不能安安心心坐在桌前學習?

為什麼孩子就不能好好和父母說話,聽取父母的建議?

似乎,孩子的一切不良,都是從愛看電腦、電視開始的。為了看個電腦電視,能撒無數的謊,能和父母對著干,能將自己的學習都拋棄。更有甚至,有的孩子能夠不吃不喝,就跟中邪了一樣,就想看電視電腦

為什麼?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孩子內心匱乏。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在人生非常迷茫的階段,會容易出現有網癮、遊戲癮的情況,這是因為這個人的生命力,沒有找到合適的聯結以及投射點。

而對於孩子來說,很有可能便是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

孩子無法從父母、從身邊環境獲取到能量,因為社會經驗的原因,又沒有和家人、老師、同學形成深入的內心的聯結。這時候的孩子,就如同一顆急需養分的小草,身邊沒有健康的水分滋養,哪怕是碰到有毒的水,他也會伸出自己的根須去吮吸。

家長不妨去觀察一下,身邊有電腦、電視癮的孩子,是不是都沒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或者沒有一個溫馨的家庭,還沒有一群積極健康擁有正能量的小群體?

因為內心匱乏,所以,孩子用電視、電腦,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匱乏。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03 如何讓孩子對電腦、電視不再上癮?很好解決

知道原因在哪裡,其實就非常好解決了。

說一件身邊人的真實例子,一位父親,陪孩子一起戒掉遊戲癮。

這位父親自己喜歡打遊戲,家務不做,孩子不陪,總是玩遊戲。然後,上四年級的兒子,竟然也開始玩遊戲,班上還有幾個「遊戲友」,兒子的段位,還不低。

父親一開始還很自豪:虎父無犬子。但是很快,父親笑不出來了。自從兒子也跟著自己一樣玩遊戲,成績下跌很快,脾氣也開始變得暴躁,有一次因為作業沒完成被媽媽催,兒子憤怒地說:「爸爸也玩遊戲,你怎麼不去管他呢?」

人的醒悟,便在一瞬間。

這時候的父親才注意到,曾經品學兼優的孩子,已經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

原本溫柔善良的妻子,現在看他的眼神,滿是失望。

明明這個家,之前還是很幸福的呀?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然後這個父親做了3點,戒掉了孩子的遊戲癮,順便,還重獲了一個幸福的家。

第一點: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父親開始陪孩子了,陪孩子看書,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出去踏青,陪孩子一起做家務,陪孩子去上培訓班,陪孩子聊天……

陪伴了孩子一段時間,父親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兒子是這樣的……

得到了父親陪伴的兒子,很開心:下次,我要……爸爸,你陪我!

父子倆相互陪伴之下,好像逐漸覺得,遊戲也沒那麼好玩兒了。

孩子內心匱乏,對於孩子而言,只會尋找電視、遊戲等方式進行彌補。但是如果家長學會用高質量彌補,就如同重新給小草灌溉營養水,小草自然會逐漸忘記、拋棄毒水。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是對孩子童年最大的尊重。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第二點:遊戲前約定

一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是想玩遊戲,於是,父親便和孩子進行「遊戲前約定」。

比如,作業完成,且全部正確、會了,才能去玩遊戲;

比如,每天最多玩一局遊戲,周末的時候,可以玩2局。

遊戲前給孩子進行這些約定,是讓孩子知道,除了遊戲,你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你可以休息,但是,你也得自律。

第三點:高質量遊戲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忽略的。

本來就不願意孩子玩遊戲,還讓孩子高質量玩遊戲?

孩子為啥總惦記電腦、電視?真正的內里原因其實就一個,很好解決 - 天天要聞

其實,一款遊戲的誕生、演算法、規則等,還是非常複雜的。孩子如果只是淺淺的玩一下,那麼真的很浪費。但如果帶著孩子去計算走位,去研究遊戲設計,那麼,這便是一種升華。

無論玩什麼、看什麼,家長最終的目的,是帶動孩子思考,而不是渾渾噩噩地這麼下去。

就像平日里,家長帶孩子看電視,孩子或許實在不想看紀錄片等正片,就想看一些肥皂劇、網劇等等。

家長這時候與其阻止,不如陪孩子一起看,然後和孩子探討劇情的同時,要和孩子聊聊劇中的三觀、情商、行為、背後的深意等等。這些,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寄語

總的來說,孩子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長大的。即使身體長大了,心理呢?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表面的「不良習慣」,而是要看這不良習慣背後的成因。給孩子高質量的有效陪伴,對孩子因材施教,才能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 天天要聞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新生嬰兒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紅網時刻新聞5月7日訊(通訊員 姚嬋姣 程雲高)一名剛完成剖宮產手術的新生嬰兒,在醫護人員清理其口鼻時,突然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彷彿在向帶自己來到世界的「第一雙手」致謝。5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產科手術室里,一個剛來到人世間的男嬰用稚嫩的手掌,為...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著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