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擠眉弄眼家長要小心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玉平

孩子天性活潑,偶爾做個鬼臉甚至擠眉弄眼一下,可能博來的是您開心一笑。可是,如果孩子天天無緣無故地頻繁眨眼、擠眼,還加上面部多個部位不自主抽動,越告誡越嚴重,您一定就高興不起來了。那您知道哪些原因可以導致孩子頻繁擠眉弄眼嗎?
兒童乾眼
以往有研究認為,乾眼主要發生於成年人,患病率為20%~30%。近幾年,有關於兒童乾眼的報告越來越多,兒童也出現了和大人一樣的乾眼表現,患病率為15%~20%。成人乾眼患者以眼乾、眼紅為主訴就診,而兒童乾眼患者則以瞬目異常為主要表現。
瞬目異常:自然狀態下每分鐘瞬目10~15次,如果眨眼頻繁,每分鐘超過了15次,則定義為瞬目異常或者頻繁瞬目、頻繁眨眼。
兒童乾眼的表現,還有怕光、眯眼、揉眼、眼紅、眼痛、視力波動等。
醫生診斷乾眼,除了基於病人的癥狀外,還有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判斷依據。成人及兒童乾眼的主要客觀指標是:淚膜破碎時間≤5秒,這個項目在檢查時沒有痛苦,最適合於兒童檢查。
乾眼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手機、電腦、遊戲機等電子產品日益深入生活。有的嬰幼兒也喜歡看手機,不給看就大哭,甚至可以操作手機。另外,由於疫情等原因,網上教學增多而且常態化。根據臨床報告顯示,部分發達國家的兒童,視頻終端使用率已高達89.9%。部分兒童在盯著屏幕時,專心致志,眼睛睜得大大的,淚液蒸發麵積增加,同時瞬目減少,具有眼球保濕作用的淚膜不能及時形成,加之屏幕光線的傷害,長期下去就損傷了眼表功能。淚液分泌減少,導致乾眼,可出現眼乾、畏光、眼紅、磨澀等不適,頻繁瞬目、眨眼、擠眼,甚至臉部抽動。患者出現上述情況,當然還有體質因素的存在。
過敏性結膜炎
這是兒童眼部最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常可出現頻繁眨眼、擠眼、揉眼、異物感、灼熱感等類似乾眼的癥狀。6~14歲的兒童,過敏性結膜炎的患病率為0.3%~20.5%。本病明顯降低了淚膜的穩定性,因而常常與乾眼伴發。
本病有自己的特點:一般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多發,也有常年發病的;多與過敏性鼻炎、咽炎、哮喘同時發作;兒童患者多為過敏體質,其父母也常為過敏體質。
抽動穢語綜合征
該病又稱兒童多發性抽動症。疾病初始時,除了頻繁眨眼、擠眼外,還有吸鼻、撅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的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頭、搖頭、踢腿、甩手、口中怪叫或者四肢抽動等。
抽動穢語綜合征常在情緒激動或聽見他人提及時加重,玩耍或睡覺時抽動消失,多發於3~12歲的兒童,男孩多見。近年來,本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現多認為與生物學、社會、心理、環境等關係密切。如果不儘早發現儘早治療,病情遷延難愈,會對患兒的身心造成傷害。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當兒童患有屈光不正時,會因視力下降而看不清物體。遠視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近視者,遠處的東西看不清。患兒看東西模糊,則出現眯眼、眨眼、揉眼的動作,也可以出現眼乾、眼紅。研究表明,患有輕度遠視和輕度散光的兒童,乾眼的發病率高於正視眼和輕度近視眼。
倒睫毛
倒睫毛在兒童中並不少見。一些兒童,臉部脂肪較多,鼻樑不高,鼻根沒有隆起,下眼瞼的瞼緣處多餘的肉多,致使睫毛往裡卷,睫毛刺向角膜,甚至直刺角膜,可引起點狀角膜炎,而且常常經久不愈。嚴重者會形成角膜雲翳,甚至角膜血管增生,造成視力的永久損害。
由於角膜富含神經末梢,對病變刺激非常敏感,所謂的「眼裡不揉沙子」就是指角膜對刺激的敏感程度。因此,當倒睫毛刺眼球時,患兒也會頻繁眨眼。角膜是身體中唯一的完全透明的組織,沒有血管,抵抗力差,修復能力差,容易形成瘢痕(也就是雲翳)而影響視力,治療難度大。至今,角膜疾病仍被視為眼科重病,家長要對此高度重視。
瞼緣炎
本病是瞼緣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體組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症。近年來,我國兒童瞼緣炎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因患兒早期癥狀不典型容易造成家長的忽視而耽誤治療。本病複發會引起乾眼,甚至角膜炎,損害視功能。
瞼板腺炎
本病是化膿菌侵入眼瞼腺體引起的一種急性炎症,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針眼」,是兒童常見的眼瞼疾病之一。兒童手衛生意識差,常用臟手摸眼,抵抗力又不足。若針眼不能成膿破潰而愈,往往會形成慢性肉芽腫,而且此起彼伏、反覆發作。多處、反覆發作的瞼板腺炎,容易引起瞼板腺功能障礙,瞼板腺分泌液體(眼球潤滑油)較少,同樣會導致乾眼。
免疫功能異常
兒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通過損傷淚腺,減少淚液分泌;損傷瞼板腺功能,致使眼瞼脂類液體分泌異常,導致乾眼。
糖尿病
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兒淚液分泌及淚腺穩定性明顯下降,可導致乾眼和眼部慢性炎症。
睡眠不足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兒童,乾眼、眼部炎症、近視等眼病的發病率會增高。
家庭情緒緊張的環境
家庭氛圍緊張、不和諧,兒童情緒不穩是眼病發生的原因,也是消化不良的原因,還是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的原因。
偏食
脾胃不和的患兒消化能力弱,還有食素的家庭,患兒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足,比如維生素A缺乏,不僅可以導致乾眼,還可以引起視力下降和全身性疾病。
家長該怎麼辦
1.平素應細心留意兒童的行為動作,及早發現異常現象。
2.若發現異常情況,需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3.定期體檢。每半年(最多1年)到醫院眼科、兒科等進行專科體檢。
4.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家長在家時要少看手機等電子產品,不能過早讓兒童接觸電子產品,更不能將其當成孩子的玩具,應該經常帶孩子做些遊戲,到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
5.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一些家庭,夫妻不和、婆媳不和,不陽光、少寬容,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拌嘴吵鬧,致使家庭氛圍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孩子年齡小,對大人的依賴性強,身體、精神、神經系統都未發育完善,對於一些不良刺激,身體不能正常應對,可能因此而造成永久傷害。肝鬱氣滯是孩子發生過敏性結膜炎、乾眼、近視、脾胃不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6.發現疾病,正規、徹底治療。一旦確診了兒童患病,家長要克服困難,按醫囑到醫院治療,不能因工作忙、嫌麻煩,就隨意耽誤孩子治療,從而留下後遺症。
西醫治療
乾眼者可點眼,臨床多應用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卡波姆滴眼液等。過敏性結膜炎患兒,可用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吡嘧司特鉀滴眼液等。瞼板腺炎、瞼緣炎和瞼板腺功能障礙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菌素,還要請醫生疏通阻塞的瞼板腺等。
總之,孩子用藥要慎重,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並及時複查。
中醫認識及維護良方
1.病名方面
以上病症屬於「目剳」「白澀症」「慢驚風」「筋惕肉瞤」等症,在古醫籍中早有記載。
2.病因方面
《黃帝內經》說,「肝開竅於目」「肝受血則能視」「肝主筋」。小兒為純陽之體,肝常有餘,如果所處環境不和諧,肝陽上亢,灼傷淚液,則導致乾眼;肝風引動,則見眨眼擠眉、吸鼻聳肩等。兒童肺常不足,肺為嬌臟,外邪從眼、口、鼻及皮毛侵入,則出現過敏性疾病。兒童飲食饑飽不能自控,常常導致脾胃損傷,氣血化生不足,眼、腦等部位缺血。「胃不和則卧不安」,睡覺時出現踢被子、出汗、咬牙、尿床、頻繁翻身等情況,容易感冒,免疫功能差。容易患有結膜炎、針眼(瞼板腺炎)、角膜炎等眼表炎症,並反覆發作,還可以導致近視進展較快。
3.治療方面
孩子擠眉弄眼涉及的疾病多達十幾種,看起來非常複雜,實際上在中醫看來也不難治,因為運用中醫「異病同治」的大智慧,可以讓治病變得簡單。
中藥處方
筆者有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治療上述病症,療效滿意。
以下處方可供參考:
蓮子肉、龍骨、白芍、小麥、炙甘草、蟬蛻、僵蠶、木瓜、烏梅、雞內金、菊花、葛根、党參、枸杞子、陳皮、山藥等。
此參考方為口服方,將諸葯一起水煎半小時,取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飯後半小時口服,加蜂蜜不影響療效。本方藥性平和,作用緩和,以食療葯為主,味道酸甜可口,具有疏肝健脾養胃、安神明目、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本方只可作為參考,臨床情況複雜,還要請各位醫生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定奪,再開具最為適合的處方。
中成藥
在醫生的指導下,按兒童用量及說明書禁忌,可參考應用紅花清肝十三味丸、明目地黃丸、補中益氣丸、逍遙丸等。
針灸治療
撳針、耳豆等沒有痛苦,兒童容易接受,效果也不錯。醫生可根據八綱辨證,確定病位,予以治療。
外用療法
草藥洗眼濕敷方,可用於以上除角膜炎之外的各種眼表疾病,處方及用法在既往的《愛眼有道》文章中多次提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需查閱,在此不再贅述。
有些話想要說給家長聽:
兒童臟腑嬌嫩,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身心發育尚未完善,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差,對大人依賴、模仿力強。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積極開朗、勇敢向上的性格。性格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主要可影響眼睛、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這一點已被無數臨床研究所證實。家長還要細心留意,及早發現兒童的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檢查,一旦疾病確診,一般不是一兩次就能治癒,一定要堅持按療程治療。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張玉平
本文編輯:秀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