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不動聲色」的教育很「加分」

2022年10月07日18:40:40 育兒 1873

著名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認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0-6歲之間。敏感期指的是在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某個時期相較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或者行為的時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孩子對於某種行為或者知識有著較快的學習速度及學習能力,而語言敏感期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在0-6歲這個時期對於語言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及學習慾望,所以說抓住這一時期尤為重要,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孩子語言敏感期時長會表現出來的一些特徵。

1.學舌,相信有育兒經驗的家長都會經歷過這樣的事,有時候家長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話,孩子會原封不動地說出來,並且會有重複的行為,這就是孩子的「學舌模仿」的學習行為,更是語言學習的高效期。那麼在這一時期我們就可以為他們創造一些條件,例如觀看一些語言表達很優秀的動畫片,甚至一些簡單的英語小繪本,這些都有可能激起他們的學習模仿欲,出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不動聲色」的教育很「加分」 - 天天要聞

看繪本

2.說髒話,一些孩子會突然間爆出一兩句髒話將家長嚇一跳,遇見這種情況家長不必慌張,不必嚴厲的制止,因為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也是「學舌模仿」的「功勞」,但是歸根結底是家長的「功勞」,孩子說髒話很有可能是家長在他的面前講了髒話,而孩子又對家長說的話進行學習模仿導致的,因此孩子的出成長環境也很重要,老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沒有道理的。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造成影響,在孩子語言敏感期這一階段,在孩子面前與人溝通應文明健康,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正能量的學習榜樣,孩子的榜樣很優秀,那孩子也不會差啊。

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不動聲色」的教育很「加分」 - 天天要聞

爸爸說髒話被孩子學習

3.自言自語,家長們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在家孩子在自己寫作業或者玩耍的時候嘴巴會嘟囔嘟囔個不停,這時候有些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沒在認真的寫作業,或者感覺孩子精神是否出現了問題,其實都不是,沒有那麼嚴重。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自言自語」,是孩子對自己的內心思維的一個「發聲」,是一個思維闡述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思維,更是孩子將思維「有聲化」的一個體現。簡單舉個例子,孩子在玩一個奧特曼玩具,腦海中想到的可能就是奧特曼怎樣打敗了怪獸拯救了人類,而他自言自語就是想要把自己腦海中想像的一個情景表達出來,所以說家長不要去過多干預,更不要擔心孩子的精神問題。相反您還可以與他一起玩耍,了解他的內心想法,並且鼓勵他大膽地表達出來,不僅會培養他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能讓他會說,敢說,更加的自信。

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不動聲色」的教育很「加分」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而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做一個優秀的榜樣,在並不嚴厲的形象下「不動聲色」的影響孩子。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 天天要聞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趙旭芳照看兩個孩子  本報訊(記者 李濤 文/攝)夫妻二人從事服務行業,假期都挺忙,無暇照顧孩子。網格員主動幫忙,5月2日至5日,每天將孩子接到家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護,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  家住濱河左岸小區的王女士在飯店工作,丈夫是
玄學提醒:回到家立刻洗澡 (精闢) - 天天要聞

玄學提醒:回到家立刻洗澡 (精闢)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愈發模糊。可若能做到,盡量別把工作的緊張氛圍和繁重壓力帶回家中。畢竟,家是心靈的港灣,是疲憊生活的避風所。回到家,多關心關心家人,也多疼愛疼愛自己,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開啟愜意的生活模式,少為工作愁眉苦臉,多讓自己開懷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