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2022年06月29日20:15:15 育兒 1617

作者 |探長(共1585字,閱讀約4分鐘)

危險真的無處不在。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前天周末,兒子的同學童童過生日,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他的媽媽簡直廚藝了得,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其中就有一道松鼠魚

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童童媽給我兒子夾了一大塊兒魚肉,我不好意思的推辭道:「沒怎麼給孩子吃過魚,怕卡著,只偶爾給他吃點三文魚。」而她卻滿不在乎地說:「小孩子最好練練吃魚,我家孩子就愛吃魚,吃魚聰明呀,而且他自己會吐刺,都不用我操心。」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孩子們吃著蛋糕抹著奶油好歡樂,但就在這時,童童一邊笑著一邊往嘴裡塞了一塊兒魚肉,幾秒鐘之後,他突然啊啊地叫了起來,臉脹得通紅,指著嘴說了一個字:「刺。」

這時我們幾個媽媽們都驚呆了,空氣瞬間凝固,有的媽媽說趕緊送到醫院,有的說喝一口醋就好了,童童媽著急地喊道:「以前從來沒被卡過呀,這怎麼辦吶!趕緊吃一口蛋糕喝點醋!」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這時,童童奶奶聽到了聲響,趕緊從卧室走了出來說:「讓我看看,不能先吃東西。」

只見這位奶奶戴上了老花鏡,邊看邊嘟囔著:「位置不深,給我拿鑷子看能不能夾出來。」說罷,又讓童童爸趕緊去開車在樓下等著。孩子可能是緊張害怕了,一直哭,奶奶不太好操作,於是二話不說,帶著孫子就下樓坐車去醫院了。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最後在醫生的幫助下,沒一會兒,便取出了一塊兒樹杈狀的魚刺,而且醫生連誇表示,孩子奶奶真的明智,簡單的2個動作,救了孩子一命,現在的年輕人真應該像這位奶奶學習。

看到了身邊的孩子被魚刺卡到痛苦的表情,真的是很讓人揪心和擔憂,不過好在最後沒有大礙,孩子和他的媽媽也長了記性,以後一定會避免危險再次發生了。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土方法不可輕易嘗試

關於吃魚,有好多家長都有聽到過一些「土方法」,像是喝醋、吃饅頭、倒立、拍打背部等等。但其實,土方法並不一定就是有效的,只是有的人聽說有效,自己卻沒有嘗試過;

也有的人嘗試過,之後確實沒什麼大礙,但這只是幸運,個別情況,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吃魚刺被卡,通過土方法,魚刺又刺破食道或者腸胃的新聞不在少數,這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平時要掌握正確科學的急救方式,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切不可輕信「別人說」的土方法。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被魚刺卡,應該這樣做

●冷靜下來

看到孩子被卡住痛苦的表情,家長往往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但越害怕越失控越想不出來方法,反而會帶來反作用。

此時的家長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告訴孩子沒事,讓孩子不要緊張不要哭,保持安靜,彼此都放鬆,才能有秩序順利的進行下一步。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不要再吃任何東西

卡住魚刺之後,一定不要再讓孩子吃任何東西了,連喝水都不行,因為,一旦這個時候吞咽東西,那麼魚刺將會被吞到更深的位置,期間可能會刺破食管,可能劃傷食道壁甚至出現更危險的情況。

所以,要讓孩子停止進食任何東西,然後張開嘴,乖乖的讓家長看魚刺的位置。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查看魚刺位置

孩子張開大嘴後,家長用小勺子或者小板壓住孩子的舌頭,然後用燈光照一下魚刺的位置,如果肉眼可以看到的話,那麼可以輕輕的用鑷子夾出來;

如果位置比較深、看不到或者孩子不配合,可以讓孩子彎下身體嘗試著用力咳,讓氣流幫助刺慢慢的往外推;

如果以上效果都不大,那麼就要趕緊送孩子到醫院,掛耳鼻喉科,讓專業的醫生用專業的設備做專業的事兒,避免自己操作失誤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5歲娃吃魚被卡,奶奶2個動作救娃一命,醫生連誇做得好 - 天天要聞

辣媽語錄:

魚肉確實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但是吃魚的時候卻很可能發生危險。

所以,家長在讓孩子吃魚的時候,一定要幫孩子把魚刺先挑乾淨,而且讓孩子吃的時候不要笑,認真的吃飯,多嚼幾下確定嘴裡沒有硬東西了再咽,避免發生意外。

而且,家長在買魚時,盡量買刺少、沒有亂刺碎刺、好挑出來魚刺的魚,比如鱈魚鱸魚、三文魚、帶魚、黃花魚等。這樣既可以安心地吃,又能給孩子補充營養。

家長遇事的態度和行為,往往決定了事態的走向,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多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了解特殊問題的處理方法。平時多留個心眼,謹慎行事,避免意外的發生。

家長們,你平常有了解過魚刺卡喉的處理方法嗎?

(圖片源自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生存的真諦:追求何為?(深刻透徹) - 天天要聞

生存的真諦:追求何為?(深刻透徹)

生存的真諦:追求何為?是為了擁有,為了享受,居所終將歸他人,座駕隨時代淘汰;因此,生活並非追逐那些轉瞬即逝的物質!它們畢竟不是我們的一部分。生存的真諦:追求何為?是為了名聲,為了利益,別人之所以利你,是期待你能給予更多。終將發現,那些聲名狼藉,終究會隨風消散,
旺自己的核心秘訣:其實就一個字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核心秘訣:其實就一個字

​好運藏在哪裡?藏在好習慣中,習慣好,生活自然好;藏在善言辭中,言語好,關係自然好;藏在好作風中,作風好,工作自然好;藏在好情緒中,情緒好,心態自然好。
面對他人的輕視,只需做這兩件事,不需爭執 - 天天要聞

面對他人的輕視,只需做這兩件事,不需爭執

當有人尊重你,他們在交談中會讓你感到如沐春風;與他們相處,你會覺得愉快自在。這種人不會看輕你,而是會將你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你的意見和選擇。對於尊重你的人,你應同樣尊重。而對於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不必憤怒,只需做到這兩件事。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接力出版社「老街的童話」系列版權輸出越南 - 天天要聞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接力出版社「老街的童話」系列版權輸出越南

「老街的童話」系列是著名青年漫畫家聶峻創作的一套描寫老北京衚衕生活的圖畫書,書中展現了老北京的風俗、純真的童年記憶,有親情、友情、也有夢想和哲思。該系列圖書於2024年3月上市,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越南文朗公司對這套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購買這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八家出版社簽署版權捐贈協議,助力盲文出版 - 天天要聞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八家出版社簽署版權捐贈協議,助力盲文出版

6月21日,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盲文出版社主辦的馬拉喀什條約公益在行動·出版社聯合版權簽約儀式暨「紅色愛國教育」系列大字盲文對照繪本首發儀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活動期間,中國盲文出版社與童趣出版社、新蕾
這首詩展現了生命的光輝和鮮活力量,評韓丹妮詩歌《移植之美》 - 天天要聞

這首詩展現了生命的光輝和鮮活力量,評韓丹妮詩歌《移植之美》

讀到這首詩時,筆者感到非常震驚,一是對心臟移植知之甚少,覺得不可思議;二是,詩人在文中所表現出的積極狀態,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和讚美,特別是隱藏在詩歌背後的主人翁,令人動容,令人可敬。兩個生命合二為一,一個身體承載著兩個生命繼續前行,單就事情本身,就讓人感動不已。
關小黑屋、扇巴掌、拖行、騎坐…… 4歲男童在幼兒園疑遭虐待,家長查監控整理出167條可疑記錄 - 天天要聞

關小黑屋、扇巴掌、拖行、騎坐…… 4歲男童在幼兒園疑遭虐待,家長查監控整理出167條可疑記錄

查看幼兒園監控,看到4歲兒子被3名老師長期採用包括關小黑屋、扇巴掌、騎坐,在地上拖拽等方式對待的那一刻起,郭先生和王女士夫婦再也難抑心中的憤怒,他們決心要替自己的孩子討回一個公道。家長意外知悉孩子在幼兒園被關「小黑屋」,追問後獲當事老師道歉郭先生、王女士夫婦是江西南昌人,他們年幼的兒子航航(化名)本在...
課程 |孩子喜歡抱著他的安撫物,是親子關係不好嗎? - 天天要聞

課程 |孩子喜歡抱著他的安撫物,是親子關係不好嗎?

人的一生,或長、或短、或平淡、或輝煌,但終將都像射入夜空的煙花一樣歸於沉寂。對個人有意義的,只有生命過程中的體驗。體驗的好或壞,和我們一生的經歷有關,也和我們自己內心如何看待、處理這些經歷有關。更積極、更強大的內心,可以讓我們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關係,也能有更強的抗挫折能力。如何才能擁有更積極、更強大...
探索世界,打開孩子格局的 16 部紀錄片 - 天天要聞

探索世界,打開孩子格局的 16 部紀錄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格局至關重要。而觀看紀錄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了解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以下是 16 部必看的紀錄片,它們將幫助孩子們打開格局,探索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