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2022年06月29日16:16:02 育兒 1459


作者|東林富

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兒媳婦曬孩子奶奶帶娃1年前後對比照,說婆婆過來幫著帶娃1年,體重從100斤胖到了140斤。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兒媳婦表示,婆婆心情好就喜歡買零食吃,部分網友也說,兒媳婦對婆婆好,婆婆自然就會心情好。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婆婆是帶娃大軍中的中堅力量,職場媽媽讓婆婆帶娃一方面放心,孩子奶奶對孩子一般都差不了,另一方面經濟壓力小,請保姆帶孩子,無疑會有一大筆開支。

在我們小區,奶奶帶娃的家庭佔了大部分。前幾天遇到一位年輕的寶媽,她家孩子才1歲多,她對我說,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她就讓婆婆辭去目前的工作,幫她帶娃,她要上班。

原來她婆婆早就退休了,在家裡閑不住,又出去找了份工作,如果家裡需要婆婆帶孩子,老太太會毫不猶豫地辭職回家帶孫子。

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中,婆婆都為孩子的小家庭發光發熱,無私地奉獻了很多。特別是那些離鄉背景,和自家老頭分居兩地來到兒子所在城市給兒子、兒媳帶娃的母親,更是不容易。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小家庭的幸福美滿,是建立在孩子奶奶沒日沒夜地幫忙帶娃的基礎之上的。

1、帶娃時變得越來越胖,也可能是「過勞肥」。

不少親自帶娃的寶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帶娃很累,白天黑夜都得不到好的休息,但身體卻越來越胖。

這是因為如果不帶娃,我們可以去跑跑步,健健身,老年人可以去跳跳廣場舞,散散步,而帶娃時幾乎是和娃焊在了一起,除了照顧娃,無法騰出時間去健身和做運動,不知不覺就會發胖。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帶娃很累,既需要體力,又需要腦力,不知不覺就會吃很多,娃娃吃剩下的食物捨不得扔,大人也會吃掉,如果不刻意節制飲食,是很容易發胖的。

老人身體代謝慢,再加上熬夜,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也容易發胖。老人發胖並非好事,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雖然不一定非要瘦,但能保持標準體重,身材勻稱,才會更健康。

因此,視頻中的婆婆雖然胖了,可不一定是因為享福了才胖,胖了也未必對身體好,在為兒女帶娃的同時,老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飲食和作息,老人把身體養好,也是兒女最大的福氣。

2、婆媳關係好,婆婆帶娃更舒心。

也有不少家庭是姥姥帶娃,因為很多新手媽媽怕婆媳朝夕相處易生矛盾,寧可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帶孩子,也不想麻煩孩子的奶奶。

女性在生娃和坐月子中,特別容易產生婆媳矛盾,讓婆婆幫忙帶孩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處理好婆媳關係。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很大程度上會造成觀念上的衝突,媽媽帶娃一般是照書養,老人帶娃則憑自己的經驗,這樣新舊觀念就難免碰撞。

解決帶娃觀念上衝突的一個不錯的方法是想辦法讓老人多看一些育兒文章和育兒書,潛移默化中,老人也就慢慢接受了新的、科學的帶娃方式。

婆媳之間重要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互相理解,互相體諒。

特別是老人幫忙帶娃很辛苦,盡量給老人多一些的休息時間,孩子的父母在下班時間要接過帶孩子的重任,給老人一定的放鬆時間。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婆媳關係相處融洽,家庭氛圍和睦,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老人孩子都舒心了,小兩口才能更放心地工作和生活。

3、丈夫情商高,婆媳關係更融洽。

婆媳關係好,丈夫也是受益人,婆媳關係差,丈夫就要受夾板氣。

一個情商高的丈夫,在婆媳之間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會巧妙地化解婆媳之間的小矛盾。

對門小李就很會來事,小李的妻子小田平時也會因為小事和來家裡幫忙看孫女的婆婆發生點矛盾,但每次小李都能輕鬆幫婆媳化解不愉快。

奶奶帶娃1年從100斤胖到140斤,體重暴漲的背後不僅僅是舒心 - 天天要聞

比如每次下班後,都是小李做飯,飯後小田刷碗,婆婆一開始就很不高興,她說小田太懶,不應該讓小李一個大老爺們天天做飯。

小田剛要發作,小李就對他媽說:「媽,我愛做飯,我做的飯好吃,小田做的飯難吃,她要是天天做飯,我就要餓肚子了,再說我也不願意刷碗,我倆這樣分工合作挺好,我喜歡做飯,小田愛刷碗,我們夫妻配合完美。」

小李這樣說,小田婆婆便沒話說了。

類似這樣的事很多,小李高情商,三言兩語就把婆媳之間的矛盾化解了,現在小田和婆婆關係越來越好,這也多虧小李的高情商。

婆婆過來幫忙帶孩子,苦點累點老人都不怕,就怕帶孩子不開心,怕婆媳矛盾,如果丈夫高情商,懂得在妻子和老媽之間協調,婆媳矛盾就更容易化解。

都說隔輩親,老人對孫輩的愛是顯而易見的,婆婆帶娃幫小兩口省了不少事,對婆婆肯定要心存感激,但具體到相處中,還要多關心老人,互相多體諒和理解,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生活也必然會越來越好。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 - 天天要聞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這個煙卡最近在學生們當中非常的火,雖然誰沒有一個童年呢,但如今的家長肯定還是希望孩子不要玩物喪志,想孩子多把時間放在學習上。所以一看到孩子成績變差,那肯定會以為是玩煙卡害的。這不最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看聰明家長怎樣做! - 天天要聞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看聰明家長怎樣做!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它們可能成為了一種沉迷的對象。當孩子沉迷於手機時,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裡將為您提供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的建議,幫助您應對孩子沉
暑假孩子矯正的高峰期來了,正畸專家進行提醒 - 天天要聞

暑假孩子矯正的高峰期來了,正畸專家進行提醒

三湘都市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龔靜)除了重視孩子們的牙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也會關注孩子們的牙齒美觀。隨著暑期的來臨,青少年的牙齒矯正高峰,也漸漸到來。近日,奧美科病例大賽湖南站順利舉行,來自全國的多位正畸專家齊聚長沙,通過對病例進行解析評點的方式,提升正畸的行業技術。對於即將...
夏天到,幼兒園用古法造紙留下豐收的種子 - 天天要聞

夏天到,幼兒園用古法造紙留下豐收的種子

極目新聞記者 張裕通訊員 胡卓穎盛夏到來,豐收的日子也到來。6月23日,武漢市武昌區四美塘幼兒園的孩子們,用自己種植的油菜花的種子,製作出一種特殊的種子紙。「羅老師,這個綠色的房子是什麼?」「我知道,是角果。」「裡面就是油菜花籽吧。」「油菜花好厲害!」二班的岳梓涵小朋友說道:「爸爸說,油菜籽就是油菜花的...
80後的小物件,你還留著嗎? - 天天要聞

80後的小物件,你還留著嗎?

文章 | 謫仙人GT編輯 | 謫仙人GT圖片 | 源自頭條搜索今日話題這些80後的小物件你見過多少樣,現在還留著么?這個年代,除了手機就是電腦,小孩子手上拿的都是電子產品,他們談論的都是遊戲,是大人沒法共鳴的話題,現在的小孩似乎只對這些感興
1歲後喝奶怎麼選?佑碩乳糖酶,萬千媽媽的放心之選。 - 天天要聞

1歲後喝奶怎麼選?佑碩乳糖酶,萬千媽媽的放心之選。

1歲後,配方奶和鮮奶都可以。一般一歲以後寶寶可以喝鮮奶了,有的家長認為配方奶中添加各種營養素,應該比鮮奶營養價值更高,其實,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一歲後喝鮮奶好還是配方奶好。但是比較明確的是,奶製品是鈣的主要食物來源。
跋涉在萬里茶道上的駱駝 - 天天要聞

跋涉在萬里茶道上的駱駝

萬里茶道,從1689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開始,到1924年結束。這一時期,茶道以茶葉貿易為主,連接了歐亞大陸,成為重要的國際商貿古道。茶道南起中國福建武夷山,途經多個省份,穿越蒙古國,最終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甚至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全長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