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專註力?那一定是你做錯了

2022年06月28日18:46:11 育兒 1486

場景一

搭積木

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的搭積木,眼睛都不眨一下,沉浸在搭積木的快樂里。

這個時候,媽媽走過來:

「寶寶,你搭的是什麼呀?真漂亮,像一個城堡一樣!」

「寶寶,媽媽給你切了蘋果,快吃一塊吧,補充維生素。」

「寶寶,小心一點,你這樣不對,你看像媽媽這樣。」


場景二

看繪本

一天下午,孩子坐在書架前,認認真真地看著繪本,時不時嘴巴里還嘟囔幾句。

這時候,家庭里的親友團上線了:

「寶貝,你在看書呀?看的什麼書讓我也看看吧?」

「寶貝,你說得不對,這是xx,不是xx。」

「寶貝,你想看這本書嗎?我來給你講講吧!」


這兩個場景,您熟悉嗎?

字字句句都在表達對孩子的愛,可是這些愛對孩子而言,卻不是愛.....打著「愛」的旗號,在做一些破壞孩子專註力的事情。

這樣的做法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專註力,所以家長們快點停止吧!

正確做法應該是: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請勿打擾,千萬不要輕易這樣做。

蒙台梭利說過一句話:除非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打擾孩子。

專註力是一種持續性的認知活動

當寶寶在專註玩玩具時,家長突然要求寶寶做別的事情,這種額外的行為,會讓寶寶在玩玩具時的專註被迫中斷。注意力的分配對低年齡的幼兒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就是說:當寶寶專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再去關注另一件事,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這個時間來打斷,這對於孩子專註力的保持和培養都是不利的。

孩子沒有專註力?那一定是你做錯了 - 天天要聞

孩子沒有專註力?那一定是你做錯了 - 天天要聞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其次是3-6歲。這個階段也是培養孩子專註力的好時機,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如果家長可以做到不拖後腿,那剩下的都是加分項了。

培養孩子的專註力,我們可以這樣做:

1、不打擾

當孩子認真地在做一件事情時,家長首先要做到不打擾,除非孩子邀請。如果媽媽真的很想參與寶寶的活動,可以現在一旁默默地觀察,等寶寶主動發文或者邀請媽媽加入時,媽媽再參與進來。


2、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且整潔的環境

雜亂的環境、嘈雜的聲音這些都是破壞孩子專註力的源頭。可能一個牛頭孩子的專註力就會被其他東西給分散,

所以如果看到孩子在認真地做一件事情時,請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安靜的環境。


3、刻意的培養

可以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比如孩子喜歡搭積木、喜歡汽車,那媽媽就可以投其所好地給孩子準備一些相關的繪本、拼搭玩具等等。用興趣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些培養孩子專註力的小遊戲,建議保存!

孩子沒有專註力?那一定是你做錯了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運動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註力,比如說:拍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

各位寶爸寶媽們,快帶著娃一起玩起來吧!

我是戴眼鏡的張老師,關注我,我們一起科學育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聊天記錄里,有沒有你的「同款老爸」? - 天天要聞

這些聊天記錄里,有沒有你的「同款老爸」?

今天(6月16日)你給老爸送祝福了嗎?他是怎麼回復你的?都說父愛是沉默的或許,我們能從與爸爸有限且瑣碎的聊天記錄里發現那些潛藏的愛與牽掛這些聊天記錄里有沒有你的「同款老爸」?
「快點穿!遲到了!」孩子拖拉,到底怎麼解決? - 天天要聞

「快點穿!遲到了!」孩子拖拉,到底怎麼解決?

「寫個作業怎麼這麼慢,快點。」「快點穿衣,我們要遲到了。」「我馬上就出門,不等你了,你自己一個人在家呆吧。」「你讓我非常非常生氣。」……當你意識到自己每天都是和孩子這麼說話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已經被磨蹭、拖拉折磨得倍感沮喪。其實,孩子拖拉很常見,而每一種拖拉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問題本質才能徹底解決。怡禾...
男寶寶和女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男寶寶和女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是什麼?

5個月男寶寶身長63cm是屬於正常身長範圍,5個月男寶寶身高標準是在61~66cm。男寶寶跟女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是有所差別的,特別是在一歲以內男女寶寶的差別更為明顯,男寶寶的身高體重會普遍明顯大於女寶寶。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 天天要聞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外婆的巴掌響亮地在廚房裡回蕩,彷彿一記雷霆劈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站在門口,驚愕地看著這一切,手裡的菜刀差點滑落在地。「你這是幹什麼!?」父親的聲音如怒吼的獅子,一步跨進廚房,把我擋在了外婆和小輝之間。小輝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八歲。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 天天要聞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共情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能。我的理解是這種能力使一個人能夠通過他人的某種行為,去讀懂這種行為背後暗含的某種情感,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彼此感同身受。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