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的發達,使我們變得更容易認識別人、更便於與朋友交流,按理說我們的生活應該更加多彩豐富,而事實卻完全朝反方向前進,根據台灣內政部調查,人們感受到孤獨的比例和嚴重度逐年提升。
因為人們變得更無法確認對方的感受,當花更多時間在社群上與人交流的同時,其實代表著人們正逐漸喪失與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人們開始變得更願意包裝自己,開始害怕現實中的自己不符自己在網路上亮麗的模樣而害怕與人相處。
伴隨著疫情的爆發,近幾年的實體社交機會大幅下降,也造成了孤獨感的社會趨勢日益嚴重。
而這種孤獨感帶來的不僅僅是情緒上的感受,還透過情緒壓迫精神狀態,使人精神不佳、判斷力弱,更甚者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簡單來說,孤獨症的會減少我們的預期壽命。
那我們要如何擺脫孤獨感呢?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在《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看到的3個很棒的小練習。
1.消除錯誤感覺
孤獨容易引起很多偏差的錯誤感覺,比如覺得自己很糟所以沒人願意成為自己朋友。孤獨的人傾向假定別人對他產生最壞的看法,故而更害怕被拒絕、內心充滿恐懼。
我們可以試著列出一張自己心目中的朋友或熟人名單,記錄與對方相處的細節及下次見面可以聊的話題,同時定期與久沒連繫和見面的朋友,不帶目的的適當主動發訊息打個招呼。
2.找出自我挫敗的原因
孤獨讓我們接近別人時抱著謹慎和懷疑的態度,而我們的猶疑通常很容易被別人感知到,比如你的動作是躲避的、你的話永遠是客套的,別人就能感知到你的不友好,促使他們對你退避三舍。
我們可以在每次在社交中感到挫折後,花點時間思考一下為何會在社交感到失敗,下次可以用什麼方式調整與他人的相處,復盤自己社交場上的行為、記錄自己可能犯的錯誤,比如別人的話沒有接住、自己的話太多導致對方感受不好。
不用擔心自己不夠好,不夠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之後會不會更好。
3.主動創造社交機會
一個人孤獨久了很容易也在人際關係上出問題,孤獨會使人在人際關係上做出消極的判斷,導致我們更害怕與人社交、踏入新的圈子,但走進新的環境也是擺脫現階段孤獨的機會。
在現在這個社群時代,有各種活動可以讓我們參與,試著主動尋找共同的興趣社群、學校社團,網路上也有很多各式主題的社群活動,像是讀書會、運動、主題課程、學習交流…等等,積極地去練習與人互動、去找尋與你並肩同行的夥伴。